首页 > 聚财 > 网络舆情 > 开学经济火爆家庭负担重

开学经济火爆家庭负担重

新闻晚报2013年08月20日15:19分类:网络舆情

新生入学报到牵动着父母的心

本版图片均为晚报 何雯亚 现场图片

高校新生报到,学生拎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

晚报记者 张骏斓 石凯峰 姚宏伟 滕芙勤 报道

暑期已近尾声,新生、老生都将陆续迎来开学季,而一年一度的“开学经济”也逐渐火爆。从传统的采购学习生活用品,陪送子女入学报到,再到学区陪读房,隐形的教育支出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又一负担。

入学报到,一家三口花掉6000多元

今年高考,四川考生小金以超过600分的优异成绩,被上海杨浦区某高校的财会类专业录取。本周日,他将前往上海,准备下周二入学报到。

四川彭州到上海,相隔2千公里,这条报到之路怎么走,一家三口曾有过不同意见。小金主张乘火车,因为录取通知书上明确写着,大一新生可凭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499元的硬卧票,打完折只要300多元。但成都到上海的卧铺火车要开两天一夜,近32个小时,这让母亲顾女士很纠结。“孩子从来没有独自出过远门,自己走过最远的路,也就是从彭州坐40分钟的大巴去成都的舅舅家。现在要他带着大包小包,一个人在火车上过夜,我实在不放心。 ”结果,小金买好的火车票被母亲给退掉了,换成了一张810元的飞机票。

上周起,全家开始着手为入学报到做准备,秋冬装、被褥、毛毯、小电器、工具书……一大堆东西,足足塞满两只拉杆箱,这下,母亲又犯愁了:“他第一次去上海,人生地不熟的,带着那么多东西,浦东机场距离学校那么远,万一坐错车怎么办? ”

于是,她说动丈夫,两口子请了假,又补买了两张飞机票,准备一起护送孩子到上海。 “孩子向来读书争气,这次考进上海的名牌大学,我们心里高兴啊,陪他一起来报到,一方面能帮他缴费、整理床铺,添置点东西,另外,也能借此机会,带他到上海的外滩、城隍庙玩一圈。 ”

昨天,父亲老金为此行算了一笔账:小金的机票810元,后来补买的两张机票各910元,每张票还要另付160元的税费;夫妻俩回程火车票每张499元;上海三天的宾馆住宿1080元;当地游玩伙食开销预计1000元。也就是说,原本小金367元能搞定的入学报到之路,如今总花费超过6000元。

“我是一个普通的国企科员,孩子的妈妈是小学老师,平时家庭月收入7000元左右,这次陪孩子去上海,估计要用掉一个月工资。回程,我们打算省点钱,乘火车了。孩子读大学,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我们能多攒一些是一些。”老金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他像小金这么大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去西安的大学进行过为期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 “当时一个人背着只蛇皮袋就去了,坐了两天硬座火车。家里两个哥哥谁也没来送,父母得知厂里会报销火车票,也没多给一分钱。 ”

老金感慨,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蜜糖里长大的,没吃过苦,也不懂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当然,这和我们做父母的有很大关系,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总想给他最好的,平时也老教育他,你好好读书就可以了,不舍得让他做任何事。 ”老金希望,儿子在四年大学期间,能离开父母的襁褓,快些成长、独立起来。 “这孩子,哪天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我们两个老的也就能放心了。 ”

高校集中城市机票销售火爆推高票价

眼下距离全国高校开学还有一两周时间,不少新生父母均已买好机票,准备护送孩子到高校入学报到。

据携程、去哪儿等票务网站介绍,8月底、9月初,全国各地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等高校集中城市的机票销售情况火爆,“返校潮”、“入学潮”正推动上述方向票价不断上涨,如昆明到上海,8月20日-22日,最低价为820元,8月23日-25日,所有机票均在900元以上。还有许多航线,9月1日前后,已很难淘到5折以下的特机票了。

“我们注意到,届时有不少飞往北上广方向的机票订单都是三人同行,很多票在7月下旬就下单了,正好是录取通知书发放的时间。 ”一名票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不久前还处理过一张国际机票订单,是8月底,三人一同前往美国芝加哥。 “其中两个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男一女,购买普通经济舱;另一个购买留学生票的小伙子和中年男子是同一姓氏,看起来像是一家三口。 ”据该票务人员透露,这两张上海—芝加哥的往返机票加一张单程票,总价超过3万元。

铁路方面,本周起将迎来返校客流高峰。据铁路代售点工作人员介绍,有些买票去南京、武汉、北京等地的大学生,首选的都是高铁、动车。 “其实普速列车也有学生票,但孩子们大多不愿意乘。 ”

高校迎新生:去年上海站、南站没接到几个人

过去,每到开学时,沪上各大高校都会安排高年级学长前往上海火车站与上海南站接新生。近年来,随着乘坐飞机与高铁的大学新生越来越多,这方面需求已不断下降。

曹磊是沪上某理工类高校的学生会干部,去年开学季,就曾被学院派往上海火车站的西南出口,接一年级的学弟、学妹前去学校报到。 “那天,我们一行10多个男生一起过去,摊位摆了一天,只接到7个人,其中5个还是和家长一起来的,我们充其量只是陪同,没帮上什么忙。 ”曹磊说,过去大学新生入学,大多是独自乘坐卧铺火车来沪,需要学校派人帮忙提包,指路。现在,半数以上的外省新生都是乘飞机来上海,一些苏浙新生都是高铁直接乘到虹桥站,接新的需求越来越少。

今年,该校将不再安排高年级同学去火车站接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电子版的《新生入学指南》。 “指南中,学校的地址位置、乘车路线都介绍得非常详细。新生及家长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拨打咨询电话求助。 ”

必备日用品、行头基本全网购

大三学生寸晓蓉就读于南汇区的一所高校,由于距离开学仍有大半个月,老家在云南的她现在还在当地过着舒适的暑假,“9月9号开学,我估计6号或7号回来,不会太早。 ”尽管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但精打细算的她早已做好了日用品的采购计划,“有些电商定期就会有些折扣优惠,洗发水、沐浴露、牙刷等生活用品以及蜂蜜、薯片等零食都能在上面买到,只要趁促销下单,再指定发货日期,人到学校时,东西也就送到了,根本不用亲自去超市卖场。 ”

寸晓蓉得意地告诉记者,她的网购生涯早在大一就开始了:“我记得刚来上海的时候,脸盆、热水瓶、台灯等都从学校超市买,跑了一趟又一趟。 ”寸晓蓉说,“没过多久,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就开始网购了。现在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姑娘,有时候为了节省运费,还会一起凑单,很方便的。 ”

除了日用品花费外,对于大学生而言,服装和包袋的花费同样是笔大支出。 “高中时候穿的衣服那么幼稚,进大学了肯定都不能穿了。改朝换代,肯定要重新再买啊。 ”就读于上海电机学院的大二学生小韩告诉记者,高考完以后,她从家里亲戚处获得近千元的“奖学金”,其中一部分便花在服饰和包袋上。

“我一般都从淘宝和麦网等电商买衣服,每件也就几十元钱,去年开学,我一下子买了几件蝙蝠衫和几条热裤,花了两三百元钱吧,目的是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一点。 ”小韩坦言,大一这一年,她每月几乎都要花费上百元添置流行款新衣,为了搭配不同风格的衣服,她还特地买了好几个不同颜色的皮包。今年开学,不向家里要生活费的小韩一改往日大手大脚的作风,勤俭了不少。她告诉记者,自己暑假做兼职,一天才赚60元钱,这些钱得存起来用作生活费,不能随意乱花。 “衣橱里新款式的衣服也有不少,没必要再买那么多了。”小韩说。

浦东一家商场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每年开学前,都会有不少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添置新衣,“男装、女装最近都在进行最低五折的换季打折,也很难说有多少是因为要开学才来添置,但从青少年服装这块来看,近期确实增长明显,很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选购,预计八月下旬销售增幅会更大。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几乎成“标配”

10年前,能在开学前获得一款最新款的台式电脑是许多中学生的梦想。那时家长大多将电脑视为玩物丧志的“洪水猛兽”,而手机除了电话与短信功能外,黑白画面的贪吃蛇与俄罗斯方块就算是当时最热门的手机娱乐。时过境迁,电子产品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与学生族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智能手机取代了传统功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是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的标配。值得注意的是,从前号称“学英语利器”的电子词典,在智能移动设备那强势的表现面前正逐渐退出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假期学生族购物需求一向是数码电器厂商的重要市场。这几年,智能产品的崛起助推学生消费市场的步伐,一名学生拥有多台价值上千的电子设备已经不再稀奇。 “10年前,一个学生如果没有手机、电脑、文曲星也能正常学习,如今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沪上某大学辅导员如此告诉记者。

“我那个时候上课如果掏出手机,那肯定会被没收。现在课堂上,学生拿出手机甚至平板电脑对准黑板讲义拍照,老师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小曾1984年出生,如今在上海某高校就任辅导员一职,作为一名典型的80后她对于如今学生们的电子设备之齐全颇有感触。 “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基本都有自己的电脑,但不管是数量还是价格都比不上现在的孩子。 ”她回忆称,自己中学时购买过一台学习用的文曲星,价格不过100多元,手机则是诺基亚的功能机,价格同样只要数百元,“最贵的一笔开销也就是上大学前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了,不超过5000元。 ”小曾表示,现在在自己班级中几乎所有学生使用的都是数千元的智能手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4000元朝上的iPhone等高端智能机,电脑价格倒是和当初差不多,但不少人还额外购买了平板电脑作为娱乐产品。

手机快照黑板讲义 老师见怪不怪

在大学之外,中学校园中数千元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虹口区某重点中学有着20多年教龄的班主任范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由于自己喜欢手写板书,上课时总会发现有学生拿出手机来拍照:“当年学生都是老老实实手抄板书,哪有现在这么方便。 ”

“现在我是准高一,因为考试考得不错,所以爸妈答应帮我买平板电脑和新手机。”昨日,在杨浦区的一家数码卖场中,与母亲一同前来购物的小栾告诉记者,他已经拥有1台笔记本电脑与2部智能手机,基本都是每年假期中父母买给自己的奖励。 “旧的落伍了,所以买新的这很正常,我班里的同学也都是这样。”小栾承认,自己之前的电脑和手机没有出问题,购买最新产品主要是觉得一直使用旧产品会丢面子。

从上个月开始,上海数码电器卖场内的学生客流就已经明显增加,并且多集中在3C区域。上海某连锁卖场的销售数据显示,中、高考结束后,笔记本电脑销售同比增长了50%以上。此外,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也同样搭上了暑期销售顺风车,同比去年增长了将近60%。

为了抢占这块市场,品牌厂商都将“学生优惠套餐”当做法宝吸引客户。 “尽管这么多年来各种电子产品眼花缭乱,但是学生族一般都爱好上市新品,在购物习惯上会互相影响。总体来说,消费水平正不断走高,购物群体也在不断扩大,现在不少小学生也会在家长的陪同下来选购平板电脑等产品。 ”

在采访中,有一些老师提出如今的电子产品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其实并不大,反而让学生丧失不少能力。 “以前认真听课,抄下板书这些行为本身就能加深记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现在手机录音与拍照横行,我认为反而会让学生心不在焉。 ”一位中学老师也指出,抛开学习效果不谈,电子设备的泛滥已经让上海学生的视力直线下降,“十几年前,戴眼镜的学生还是少数派,而现在不少班级视力正常的学生都只有个位数了。 ”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责任编辑:尹杨]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