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财 > 网络舆情 > 中国人均居民储蓄已超3万 储蓄率超50%

中国人均居民储蓄已超3万 储蓄率超50%

每日经济新闻2013年09月11日15:02分类:网络舆情

据新华社电 作为普通居民家庭财富的主要体现,目前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超过40万亿元,最近3个月更是持续站在43万亿元关口之上。

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到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其中,活期存款超过16万亿元,定期存款超过27万亿元,显示出存款定期化的趋势。

过去10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实现加速度增长,分别于2003年9月、2008年8月、2010年12月和2013年1月突破10万亿元、20万亿元、30万亿元和40万亿元大关,且每突破一个10万亿元大关所用时间不断缩短。

特别是最近5年来居民储蓄增速明显加快,目前已较2008年8月的20万亿元规模翻了一倍还多。与之相伴的,是其间持续了24个月的负利率现象。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均储蓄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均居民储蓄已经超过3万元。相应的,我国也是目前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目前居民储蓄率已超过50%,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评论

防止巨量储蓄脱“实”向“虚”

我国居民储蓄已突破43万亿元,且仍在继续攀升。如此高的储蓄规模在世界范围实属罕见。

巨额的居民储蓄,意味着我国金融机构有充裕的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发展。但让人无奈的是,一些金融机构依靠较低利率的存款,在获得巨额存贷款利差收入的同时,不断将资金投向高利领域,使大量资金流向垄断行业和泡沫产业,客观上造成了资金脱“实”向“虚”,导致中小微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居民储蓄是百姓生活所必需的家庭财富,同时也是社会建设所依靠的金融资源。储蓄能否发挥正能量,资金流向极为重要。把巨量储蓄用好用活用扎实,让储蓄资金进入应该去的地方,这在当前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意义越发凸显。

让居民储蓄“活”起来,就是要让银行资金更多进到实体经济而不是虚拟经济,更多进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是落后产能,更多地进到“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而不是房地产等泡沫经济。总之要用到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领域去,杜绝金融走上脱“实”向“虚”、靠钱生钱之路。

让居民储蓄“活”起来,就要引导资金更多流到消费领域中去。经济学家把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形象地比喻为“笼中老虎”,按照这一表述的应有之义,老虎理应回归山林。经济学家认为,银行储蓄只有回到消费市场,才能真正拉动内需,进而增强一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当然,这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让百姓消费少些“后顾之忧”。(新华社)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责任编辑:尹杨]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