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财 > 网络舆情 > 张锴雍,民营企业迎来全网金融新机遇

张锴雍,民营企业迎来全网金融新机遇

互联网2014年04月28日16:49分类:网络舆情

“中小企业资金发展需求背后是成长发展的需求,不考虑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纯金融手段已经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把金融手法和非金融手法相结合,形成以民营企业全面成长为支撑的新金融模式。” 日前,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民营金融论坛上,中科智(创业)金融集团董事长张锴雍表示。

张锴雍所说的这个“以中小企业全面成长为支撑的新的金融模式”,就是他一直以来坚持提倡的“全网金融”。

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网金融?全网金融对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有哪些作用和影响?

作为互联网产业金融第一人,张锴雍基于长期的金融实践,以及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刻认知,为记者一一解答了上述问题。

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堪忧

在此前举行的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上,张锴雍在发言中表示,民营企业的现状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企业忧心重重,面临产业转型过程中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讲的市场决定性作用,总体来说对民营企业是一个重大机遇。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是公认难题,小微企业融资难更是全球性难题。据日前博鳌论坛上发布的《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在亚洲国家,由于金融体系不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这既给予了小微金融更大发展空间,也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张锴雍认为,就目前来看,传统线下金融目前的很多做法并没有站在中小企业角度看问题,一个企业的经营风险有两大类,即主观风险及经营风险。一个企业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真正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还必须改变传统金融“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做法。

在张锴雍看来,目前企业融资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种金融模式是抵押模式,目前大多数的正规金融机构以此为主;第二种模式是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包括事前订单融资,事中存货融资,事后应收账款融资,但他认为目前供应链金融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做起来;第三种则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模式。他认为,该模式发展迅猛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主要面向其自有数据系统里面的淘宝、天猫等网店客户;二是对客户的判断基于“从过去看未来”的线性回归的假设,但未来不是过去简单的延续。第四种模式便是他提倡的全网金融模式。

全网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自己长期的金融实践,张锴雍创新性的提出“全网金融”的崭新概念,那么,什么是全网金融?

“产业金融和互联网融汇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全网金融。”张锴雍介绍说,全网金融侧重于民营企业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结合的生态系统,是一套偏重于互联网金融服务于产业的运营体系,更是一个以民营企业全面成长为核心的,三网合一的商业模式。要求将产业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将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相结合,将线上线下风险管控相结合,并且要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还要加上对企业家的培训和金融教育。

他解释说,全网金融是一个包含天地人网的生态系统,天网那个包含移动网、互联网、智能网、通讯网;地网包含加盟代理网、特许经营网、直营机构网;人网有会员网、社交网、智慧网和传媒网。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生态圈里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已经是经济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那么,张锴雍所提倡的全网金融能否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

“全网金融带来的价值就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张锴雍表示,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可点对点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可跨越时间、空间、提升交易效率。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正是其威力所在,将颠覆现有的金融模式。从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上的体现,更多的是P2P借贷。

据了解,P2P借贷在国外生根发芽,在中国开花结果。据有关机构统计,2013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874.19亿元,月复合增长率10.3%,年增长率超过300%;深圳P2P网贷平台数量、注册资金、成交额、参与人数等均超过上海、北京、广州,成为全国第一。例如,2012年成立的合拍在线,截至去年底,累计实现交易额突破35.61亿元,且已成为首家入驻前海的P2P网贷平台。

“未来金融的发展将进入全网金融模式,以支撑中国民营企业全面成长。”那为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全网金融?

张锴雍介绍,全网金融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中信息对称成本太高的问题,可以解决普通大众理财渠道单一的现状。但现在这个组合过程还不够,他认为由于纯线上的方式会受到数据限制,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现在已走到了第三代,即O2O(线上线下相结合),就是线上的网店、线下的实体店服务于客户。但是,不能把线上线下进行机械的组合,只有形成一个有机组合,形成全网金融模式,才能有更大发展。

此外,他认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和智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败,要具备工业化思维、信息化思维、金融化思维,将融资和融智相结合。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