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财 > 财媒聚焦 > 美的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范本

美的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范本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12月12日12:22分类:财媒聚焦

G20峰会上,中国延续“一带一路”战略思路给疲软的世界经济开出了强调活力与开放的新“药方”。峰会余温尚在,活跃于国际贸易第一线的人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国庆假期期间,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第一总经理贝诺·彭泽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首先有望在中国、中亚和欧洲的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一项“世纪工程”。随着“一带一路”与G20峰会共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实施,对中资企业如华为美的这一类的公司而言,与在国内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产品质量,在国外继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向世界经济新圈层进发的战略路线相契合。

国际共识达成,中国企业产业转移红利增多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国际投资合作是解决各国资金短缺、制约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促进绿地投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球投资增长与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然而,“一带一路”与G20之前,全球投资规则的构建已历经数次失败。

正如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陈建奇所言,国际投资协定谈判既要考虑到各国对海外投资保护及公共政策管制等的诉求,又要考虑各国经济体制机制及意识形态差异,还要顾及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社会关切,各国意见达成一致确实有难度。

G20

而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这项“世纪工程”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世界经济期待中国在影响世界2/3人口的G20峰会上进一步升华发发展理念也成就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最终,中国杭州 G20峰会参与国通力合作,达成全球首份投资指导原则,为世界经济开拓了新的路径。

G20“全球性投资政策指导原则”确立了全球投资规则的总体框架,营建开放、非歧视、透明和可预见的投资政策环境,加强投资保护,确保政策制定透明度,推动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投资者企业责任等九大原则。充分释放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作用,平衡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企业的利益诉求,为各国协调制定国内投资政策和商谈对外投资协定提供重要指导。

客观上也给中国企业正在推进的国际化提供了机遇。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中国企业顺势而上,迈向世界经济新圈层

在2016年10月,Interbrand最新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100强中,华为、联想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从2015年的88位上升至了2016年的第72位。相比国内其他企业,华为和联想能够在全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在品牌价值、品牌趋势上相比其他国内品牌有更大优势,进入世界经济新圈层。

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

与此同时,BAT在国际化发展上也不断发力。以腾讯为例,收购Supercell、UFC后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游戏公司,大展娱乐市场的国际化版图;微信则采取闪电战的打法,快速渗透重点区域,同时因为有海外腾讯战略合作伙伴在当地的合力帮助,本土化推广过程更为顺利;微信以本土化、个性化的优势与主要竞品Line抢夺海外市场。

羽翼渐丰的互联网企业在国际上大展拳脚的同时,此刻的中国家电产品已在世界舞台中站稳了脚跟。以美的为例,目前美的已在巴西、美国、阿根廷、埃及、印度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扎根成长,并形成以越南辐射东盟、以白俄罗斯辐射欧洲、以埃及辐射非洲和中东地区、以巴西和阿根廷辐射拉丁美洲以及由印度负责满足当地空调需求的全球布局。欧睿国际发布的2016年全球家电零售公司销售量市场占比报告中,美的以4.7%的全球占比位列第二。

2016年全球家电零售公司销售量市场占比

汤森路透最新发布的《2016全球创新报告》显示,美的在全球家电领域创新机构排行榜中分别位居冠军,美的更在发明专利数量榜单上连续两年稳居首位。美的披露的2015年年度报告中显示,过去三年,美的参与了5 项国际标准、112 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往往也代表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品质实力的认可。美的产品已经实现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2016全球创新报告》

美的目前已设立国际总部,统筹规划海外自有品牌业务,不断推动美的外销业务模式从以OEM为主向以OBM(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为主转变,组织形态由支持中国出口向支持本地运营转变,扩大海外制造基地产品品类,推行供应链本地化,打通产品事业部和海外分公司的业务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海外分公司的支持,提升产品竞争力。

国际化提速背后的挑战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杨壮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中提出,尽管复杂的态势下,“一带一路”为海外并购与投资提供了机遇,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并购中仍旧不免遭遇多方和多元的挑战。比如就目前的国际政治形势,从英国脱欧到美国的“特普朗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地方保护主义的上升。此外还需要中国企业不断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还面临着法律、政治、金融等层面的多种风险。对海外并购各种政治风险估计不足,对当地国家法律等制度不熟悉,中海油参股50%的Bridas公司在收购BP持有的阿根廷泛美能源股份时,正是出于法律原因最终终止了交易。

TCL在与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整合过程中,根据当地劳动者保护条例,要裁员必须首先裁掉技能最熟练、最容易找到工作,才能裁掉其他能力平庸的员工的困境。TCL与阿尔卡特后期的整合,基于其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比较快的把团队整合好使其步入正轨。

随着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日益成为国际共识,中资企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还将持续向世界经济新圈层进发,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