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助力“若羌红枣”飘香疆内外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7月28日14:57分类:农行新疆分行

有着“中国红枣之乡”美誉的若羌县位于新疆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东南部,与甘肃、青海、西藏三省接壤,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县,是我国县域内唯一拥有三大沙漠的县,也是古代“丝绸之路”重镇所在。

若羌县气候炎热少雨,属于典型的极端干旱的沙漠性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红枣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

初夏时节,笔者一行来到若羌县吾塔木乡果勒艾日克村的红枣种植大户赵海涛的红枣园,沿着道路一直前行,便是成片的枣林,站在望不到边的枣林里,闻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看着挂满枝头的硕果,密密麻麻的红枣花挂满枝头,看见枣农正在枣园内不停的为果树施肥、剪枝、锄草、环剥等,枣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这是枣树开花孕育果实很关键的时节,要把多余的花芽剪去,不能耽搁。科学种植,体现在剪枝、抹芽、摘新、环割、施肥等多个环节,施肥离树根多远,如何修剪让枣树越长越“开张”,多结枣,采用天然无公害栽培管理,有机农家肥绿色施肥,在每个环节都有大学问。”赵海涛高兴的说。

若羌县依靠丰富的光热资源,再加上在原生态沙质土壤中,造就了红枣含糖量高,皮薄肉厚,果肉细腻,凭借原生态、无公害、品质高、营养全的优势,若羌红枣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据介绍,过去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土壤贫瘠,沙尘严重,2000年以前,该县以主要种植棉花和小麦为主,产量较低,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农民收入底,经济发展落后。

近年来,若羌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红枣产业,通过“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从零零星星的红枣种植到规模化种植,带动成片区域发展红枣种植,红枣种植规模快速扩大,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管理的格局,不断延伸红枣产业链,使红枣产业已成为全县生态增绿、农民增收的主导优势产业。

若羌红枣口感好、品质优。如今说起若羌,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枣。红枣产业不仅催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迅速增加广大农户的收入,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22.8万亩,2016年鲜枣总产量达9.93万吨,给农民带来近20亿元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近10倍,成为农牧民年人均收入全疆第一的富裕县。

“来来来,请大家尝尝我们的有机红枣。”

赵海涛告诉笔者,近三年来,在农行贷款共计196万元大力支持下,红枣种植面积达550多亩,每年的红枣都提前被公司预定并上门收购了,若羌红枣一直供不应求,从来不用担心卖不出去,靠种红枣后,现在过上了好生活,还牵头成立了枣业合作社,是专业从事原产地高品质红枣种植、经营、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的生活水平早就超过小康了。

如今,村子里新建的成排二层小楼整洁明亮,家家都有了小汽车,还在县城里买了楼房,这一切来源于红枣收入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

红枣已成为若羌响当当的名片。“枣名远扬”让原来的贫困县生机勃勃,红枣则让广大群众富裕了起来,打通了一条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今后,农行将继续支持若羌红枣产业,积极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助力若羌红枣销售到疆内外市场乃至国内外广阔市场,打造出全国知名的若羌红枣品牌形象。(郭中辉、田苗)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