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么站镇通组公路建设忙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10月10日16:59分类:中国·威宁

时下,乌蒙大地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战斗尤酣。

走进么站镇岔河村 ,“战尤酣”的繁忙场景在一条条通组公路的建设现场尤为显眼。

岔河村是么站镇的一个深度贫困村。这个村庄地广人稀,402户人家1876人稀稀疏疏地散居在九山八岭。其中还有137户421人未脱贫。今年计划脱贫22户109人,计划2018年出列。

“一直以来,由于居住分散,除了前几年修了一条通村柏油路之外,好多地方没有通组路,即便有,也是泥巴路,晴通雨阻,群众生产生活很是不方便。”采访中,村支书蔡永斌介绍说。

要致富,先修路。前不久,当听说要修通组水泥路了,一直以来苦于没有资金无法实现愿望的广大人民群众喜笑颜开。在一张张“脱贫攻坚组组通公路建设群众承诺书”上,村民苏桥宝等一个个麻利地按下了大红手印。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期盼组组通硬化路项目工程早日实施,为我们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我们郑重承诺,对修路所占用的土地及庄稼、树木、圈舍、院坝等无偿提供支持,绝不干扰阻挠。对因修路影响的损失,自行解决······

勤劳的群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老鸦组的邹礼家,为了通组路建设,砍伐了30多棵松树、攀枝树、杉树,邹雨家也砍伐了20多棵青松……他们毫无怨言。他们说,只要路修好了,自家这点损失算不了什么。路通比什么都好。

“以前的泥巴路,一到雨季,坑坑洼洼、稀里哗啦不说,出门干活一点都不方便。有车子也没法进出,实在不方便。”回忆过往,邹礼说。

陆家坡至老鸦组通组路现场,正在扩宽路面。施工方负责人陈忠贤说,如果砂石料方便,这3.15公里的泥巴路,十多天后将摇身一变成为水泥路,老鸦组的70多户人家将彻底告别土路,收庄稼或出行就方便多了。

“今后路硬化修好后,我再也不愁三轮车拉不了洋芋回家了。”站在村口,村民蔡雨高兴地说。

陆家坡至老鸦组通组路现场只是岔河村通组路建设的一个普通缩影。

一个个繁忙的建设现场,不停地演绎着“泥巴路变水泥路,穷路变富路”的精彩场景。一条条蜿蜒伸向大山深处的道路,无声地托起山村群众的致富梦、幸福梦。

在岔河至响水的土路边坡地上,41岁的杨得周在挖洋芋。提起泥巴路的不便,杨得周感慨良多。一到雨季,路面湿滑不说,还时不时塌方,直接没办法。听说要修组组通水泥路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有这么一天,希望路早日修好。

为了在建设中让贫困户直接受益,岔河村有62名贫困群众被安排参加施工队,直接通过劳动获取务工报酬。

“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人家也不要,能够在通组路建设中做一点活路,为我们摆脱贫困下了一场及时雨。”50岁的贫苦户蔡永华说。

“今年,岔河村要修通6条通组路,分别为岔河至林场组2.5公里、老鸦至岔河3.1公里、陆家坡至老鸦3.15公里、岔河至安家梁子1.9公里、陆家坡至苗家院子至岔河4.25公里、岔河至响水1.3公里。这几条路修好后,我们村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步伐就越来越快了。”站在崭新的村级活动室门前,蔡永斌信心满满。

在么站镇“组组通”公路第一期项目清单上,项目名称、实施里程、路基宽度、路面结构、项目所在村等写得清清楚楚。

此外,在备注一栏里,每一条通组路建设都有一名乡镇包保领导、一名负责干部和两名现场监督员。这些为通组路建设质量、速度提供了组织保障。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但骨头再硬也要啃下。今年,么站镇要修通253公里通组路,目前在建20多公里。全部建设好后,全镇4万多人直接受益。”么站镇宣传委员夏松介绍说。(李玉荣 马召凤)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湛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