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普之城乡 惠于民生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12月04日14:18分类:财媒聚焦

2005年,联合国首次定义了普惠金融的概念。作为一种“包容性金融”,普惠金融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既是更好为小微、“三农”和偏远地区等长尾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成立以来,徽商银行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践行社会责任,精准发力普惠金融,疏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三农”的管道,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行小微信贷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居于省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人民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定向降准优惠政策,多次获得中国银监会、安徽银监局颁发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打造形成了具有徽商银行特色的普惠金融品牌。

支持小微企业,增强金融服务可得性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之基、充分就业之本。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统计,小微企业解决了社会7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员,是普惠金融的重要主体,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近年来,徽商银行把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有力抓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产品服务、发展模式,致力发展中小微企业业务。截至10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4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0%,连续多年完成“两个不低于”或“三个不低于”。

创新体制机制,围绕机构、团队、产品、流程、考核等“五个专业化”,落实支行转型、队伍建设、综合营销、产品创新、流程再造、业务考核六大专项方案,打造小企业专业化经营模式。自小企业专业化改革试点以来,七家试点分行累计为新客户投放小企业贷款近75亿元。创新产品服务,根据小微企业特点,聚焦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推出“4321”比例再担保贷款、“税融通”等特色产品,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截至2017年10月,“4321”比例再担保贷款1653户,余额92.77亿元,省内市场份额位居首位;“税融通”业务602户,余额15.36亿元。此外,徽商银行创新推出“易连贷”产品,实现了小微企业新老贷款的无缝对接,无须还本、直接续贷,大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比如:池州某机械零配件中小企业在该行存量贷款到期前,由于经营资金出现了临时性短缺,导致企业不惜高价拆借资金用于归还贷款,财务负担沉重。在提前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后,该行客户经理上门拜访并推荐了“易连贷”产品,经过客户申请及该行审批,成功为其办理易连贷业务。在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同时,也节约了财务费用。截至10月末,“易连贷”产品累计投放额破百亿元。创新发展模式,依托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小微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制定优质中小企业白名单,实现精准获客;接入司法、工商、环保、税务等多元化外部数据,优化小企业贷后管理模型;先后开发“税e融”“微网贷”“信e贷”等线上融资产品,其中“微网贷”从申请到放款仅需几分钟。为进一步细分市场、精准服务,2016年徽商银行专门成立了微贷事业部,打造微贷队伍,致力发展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小微贷款业务。截至10月末,个人经营性贷款和微贷余额260亿元,为6.8万户小微企业主、个体经营户以及“三农”客户提供了信贷支持。

支持“三农”发展,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为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徽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经营重心下沉、机构网点下沉,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在2014年实现省内县域网点全覆盖基础上,在重点乡镇设立徽农支行,围绕徽农支行在自然村设立徽农金融服务室,初步形成了徽农支行、徽农金融服务室、徽农卡、徽农贷、徽农通、徽农宝“六位一体”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10月末,设立了89家徽农支行、112家徽农金融服务室,服务农村客户42.61万名。涉农贷款余额644亿元,较年初增长38%;县域存贷比超过80%,真正做到了“取之于县,用之于县”。

目前,徽商银行正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采用“银行+第三方公司+网点经理”三方共建模式和“银行+政府/村委会+群众”的选人用人理念,积极探索徽农服务室2.0版运营模式,打造农村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据了解,2017年10月17日,徽商银行与某金融科技第三方公司合作共建的省内第一家2.0版徽农金融服务室在宿州市泗县网周村开业,标志着徽商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生态建设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此次开业的网周村徽农金融服务室引入了“事前风险预防、事中线上线下交叉把控、事后风险处置”的风险管控模式,确保服务室的合规、有效运营。服务室为当地村民提供小额现金取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残币兑换、贷款客户转推介等基础金融服务以及金融知识普及、征信知识宣传、防范非法集资、反假币宣传等非金融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作为电商平台的线下体验店和服务点,征信平台的数据采集点、扫码支付的推广服务点等,有效满足农村客户多样化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徽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2.0版徽农金融服务室年底前将建成30家。明年还将根据试点情况有序铺开,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支持脱贫攻坚,提升金融扶贫精准度

近年来,徽商银行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并有效实施金融扶贫工作。在总分行层面成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全行《实施精准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推动各项扶贫举措落地生根;依托总分支行三级联动,有效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加大帮扶力度,实现帮扶村如期出列;创新推出扶贫基金,整合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统筹用于精准扶贫项目,不仅仅着眼单个企业,而是致力于全方位、立体式扶持产、供、销、运等产业链各环节,优化金融扶贫生态。截至10月末,已投放5支扶贫基金,金额总计49亿元;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推出“分贷统还”模式的精准扶贫小额贷款产品,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该模式由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别申请贷款,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一使用、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偿还贷款本金、共享收益、政府贴息。截至10月末,已投放5.38亿元,直接惠及1.3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发力,重在产业扶贫,要想落实好金融扶贫各项工作,抓好产业扶贫是关键。徽商银行以产业扶贫为契机,积极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为“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提供稳定、持续、有力的金融支持。比如:强英鸭业公司是宿州市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徽商银行推进产业扶贫,落实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合作企业。近年来,徽商银行为1200家农户,其中有不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提供6000万元的优惠利率贷款,该贷款由强英鸭业进行担保,用于农户向该企业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养殖;与此同时,该企业与农户签订联合养殖合同,购买农户生产养殖的产成品,在解决农户销售渠道问题的同时,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的运作模式,建立了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机制,发挥金融“输血”作用的同时,增强了贫困群体“造血”功能,发挥了信贷资金对金融扶贫的实质作用。

“普之城乡,惠于民生”。下一步,徽商银行将坚持普惠发展理念不动摇,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持之以恒,深耕细作,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徐兴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湛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