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致富“新希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7月23日11:13分类:中国·威宁

种下致富“新希望”

——兔街镇高原村农业产业发展助脱贫侧记

盛夏七月,兔街镇高原村绿树成荫、硕果累累。其中,尤为显眼的是千亩露天油牡丹种植基地,一粒粒饱满的油牡丹籽垂挂枝头,承载着高原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一直以来,经济水平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思想落后等问题都是限制高原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原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愿望开始变得强烈:“要是我们能富起来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这样我们也不用再担心生计了。”

近年来,为提高百姓种植积极性,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助推产业脱贫,同步小康,高原村不断拓宽思路、寻找出路,力求快速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在乡党委政府、村两委的带领下,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好调优、村规民约、村民自治逐步规范,提升了当地干群齐心创业致富的精气神。

清晨的高原村油牡丹种植基地里,随处可见百姓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在悉心呵护着自己脱贫致富的“希望”,忙着为油牡丹除草、灌溉、施肥,场面好不热闹。

田间尤为显眼的是村民刘世斌,他正仔细观察着每一株油牡丹,处处留意着它们的长势情况。“这些油牡丹现在就是我的命根子啊!要是可以,我很想搬到地里面来住,随时看着它们我才放心。我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全放在我这15亩油牡丹上了。”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油牡丹承载着全村百姓脱贫的“梦想”。

“全村大面积种植油牡丹是从2016年3月份开始的,期间我们多次组织群众外出学习油牡丹的种植管理技术。只要管理得当,明年就可以看见效益了。”谈到发展油牡丹产业,村支书王显能笑容满面。

油牡丹不只是百姓致富的“希望”,也是村支书的“命根子”:“油牡丹一旦种下就可挂果60年,从高原村的自然条件来看,油牡丹的亩产可在500斤左右。现在全村的种植面积已有1000亩,也就是说,到2019年,全村可收获50万斤的油牡丹籽。”

兔街镇高原村,平均海拔2250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土地相对平整,最适宜发展油牡丹种植。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实现抱团发展,高原村准备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种植,其中合作社只占1%,剩余的利益全部分配给百姓。

王显能拿出兜里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记满了他为百姓算的经济账:每5斤油牡丹籽可产1斤油,50万斤可产10万斤油。一斤油的市场价是300元,按照全村油牡丹的亩产值来算,挂果后,全村可收益3千万。

现在,脱贫致富、产业结构调整、油牡丹种植等成了高原村村民挂在嘴边的高频热词,村民热情高涨,都想把油牡丹种植这个项目做好做大,借以发家致富。

村民刘世云,今年59岁,他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还有不输于年轻人的冲劲,一口气拿出家中的8亩土地来种植油牡丹。他笑着告诉记者:“当听到村里面说种植油牡丹可以赚钱,我想也没想就决定跟着他们一起干。说实话,以前种苞谷、洋芋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连给孩子读书的钱都是四处借的,现在,种上了油牡丹,我想我也快富起来了。”

目前,高原村的油牡丹种植惠及全村7个组250户1000人,其中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33户128人。

采访结束后,村支书王显能说出了全村的下一步的打算,他们不仅要再次对基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还要加快全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基础保障。必要时还想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驻基地,充实基地建设主体。

所谓“开对致富好方子,治愈贫穷老顽疾。”现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交通的改善,高原村脱贫致富的梦不再遥远。(杨静 马超宇)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湛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