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大产业——威宁发展核桃产业助农增收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9月10日10:41分类:中国·威宁

近年来,威宁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大规模推广优质核桃种植,大力发展核桃深加工产业,小核桃变成了大产业,正成为威宁人民脱贫致富主要产业之一。

如今, 50多万亩核桃不仅成为改善威宁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也成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种植核桃增收致富快

眼下正是核桃挂果采摘时节,走进玉龙镇沙田社区,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采摘核桃。

撬开一个核桃,里面是白生生的核桃仁,放进嘴里轻轻一嚼,顿时齿唇生香,回味悠长。

“以前每到丰收之后,村民们都是把自家的核桃拿到市场上去零散出售,带富效应不明显。为提高核桃产业效益,真正让农民通过核桃产业实现致富奔小康,沙田社区在2014年成立了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当年就与五里岗工业园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鹤乡果公司达成合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发展。”玉龙镇沙田社区主任宋启雄说。

沙田社区由于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植核桃,现有新老核桃品种种植面积3000多亩,成为广大农户脱贫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合作社社员李世芬是沙田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仅有七分地,耕地少成为了李世芬一家主要致贫的原因。从2014年开始,李世芬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种上了核桃,每年随着核桃产量的增加,经济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以前种苞谷、洋芋,收入都不行,一年也就收七八百斤苞谷,也就卖七八百块元钱,后来,政府通知让我们种植核桃树,核桃挂果后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今年收入预计有3000多元。”李世芬说。

核桃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作为威宁积极引进培育的龙头企业,鹤乡果公司实现了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打造、延长核桃产业链,提升核桃产业的附加值,从根本上给农民带去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仅在2017年,玉龙镇的沙田社区核桃合作社就供应鹤乡果公司核桃10吨,实现户均增收300多元。

“我们产出的核桃全部交给鹤乡果公司,按市场价收购,在致富方面,对老百姓收入起到很大作用。”宋启雄高兴地说。

如今,核桃产业已经成为了沙田社区居民致富奔康的主要渠道。为了提高老百姓的核桃经济收入,合作社与公司还邀请农技专家对村民进行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加强田间管理,通过技术方面精细化管理和品种的改良,来实现农户收入的更大化,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增产增收和品质提升三部曲。

在威宁,依靠种植核桃,快步踏上致富路的玉龙镇沙田社区仅是一个成功的缩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威宁这样一个山区贫困县来说,这样的感悟更为真切。因为,生态既是优势,更是出路。

近年来,威宁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正在形成以核桃种植到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粉、核桃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应用为代表的产业链,实现对核桃的综合利用,做大做强核桃产业。

自2011年以来,威宁已投入核桃产业化扶贫资金7836万元。实施核桃种植面积52.5万亩,根据《威宁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将在牛栏江、二塘河等五个流域产业带规划种植面积45万亩,60万人口将因此受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我们威宁这样一个贫困县来说,把核桃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助推脱贫效应非常明显。在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既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脱贫产业和石漠化治理相结合。”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唐勇告诉记者。

发展核桃产业措施多

近年来,威宁针对核桃产业发展中良种选育工作滞后、种苗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支撑技术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突出困难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着力实施核桃产业扶贫工程,努力加快贫困地区发展。

转变观念,提高经营者素质,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提高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为整个产业发展创造健康良好环境。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优良品种为基础,走产业化、集约化生产道路,积极提高生产者的素质,拓展市场实现多目标经营,使核桃产业向良性可持续方向发展。

以科技为支撑,构建信息平台,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并发挥各种民间组织的作用,构建各类信息平台,为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以品质为本,以质量和诚信赢得市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健康食品的新思路,走科技化道路,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需要,从而不断拓展新的市场。

对优质高产、稳产技术、鲜食核桃保鲜、核桃亚油酸提取、多肽酒酿制、增智核桃乳制作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不断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提高核桃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壮大核桃产业。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规模良种核桃生产基地,不搞“一刀切”,盲目追求“核桃山”“万亩片”,创新机制,建立纯核桃园、间作型核桃园和零星种植三种栽植模式相结合。重点扶持加快发展,抓住国家退耕还林、山区综合开发、石漠化、扶贫项目等工程实施的良机,加快发展,迅速拓展规模。充分利用工程造林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造核桃规模生产基地。

积极推进核桃产业化进程,制定宽松政策、扩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借、扶等多种手段发展核桃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大龙头、强龙头,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外向型企业,延长产业链。

推行核桃优种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狠抓培训,提高群众自觉管理核桃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技术“明白人”“示范户”。引进一批优种接穗、种苗,对现有核桃实生树、劣种园进行嫁接改造,实现优种化生产。

加强基地灌溉、电力、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促进基地化、园区化建设。抓好优质丰产示范园建设,通过实施园区化开发、园艺化栽培、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绿色化产品,提高整个基地经济水平。

“核桃种植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石漠化治理的目的就是让山坡绿起来,发展核桃种植,最终是实现绿化与农民致富共赢,让核桃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李玉荣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朴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