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准狠”的华米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9月10日15:53分类:中科大建校60周年

作为小米生态链第一股,以及立志要成为全球最大的人体数据公司和服务商,华米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而如果复盘其发展历程或者创始人黄汪的创业经历就会发现,它并非天生“自带光环”。

作为华米的当家人,黄汪自称带着比较核心的创始团队曾经闯过十几年的“江湖凶险”,到2013年接受小米投资也并没有“壮士断腕”的壮烈,形容自己的经历是“异类科大人”。当华米从无到有做到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可穿戴设备提供商,下一步华米还能如此准吗?

“快准狠”的华米 不动摇的黄汪

2013年接受小米投资;2014年全力以赴做好、卖好小米手环;2015年底大张旗鼓地发展自己的品牌;2016年扩充自己的手表产品线同时启动上市,并研究了多国的上市政策,制定出对华米来说最好的方案;2017年开始向“智能芯”发起挑战;2018年上市并向海外市场迅速扩张。

任意一个人复盘,都会发现华米发展路径的“快准狠”。

如今再看华米,它已经不再仅仅是“小米手环”的生产商,其自有品牌的运动手表AMAZFIT正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专注人体数据分析的智能芯片初揭面纱。他离“人体数据王国”的终极目标又进了一步。

2017年,Fitbit宣布面向医疗健康领域转型。同年9月份,苹果升级手表心率追踪功能,并与FDI和斯坦福等机构合作,对于人体心脏这一器官进行更系统化追踪,从而实现帮助用户及时预防心脏突发疾病的服务。

——医疗健康领域正在成为智能硬件设备的争夺点,而在这个领域,华米科技比苹果的步骤快了近半年时间。

黄汪认为,这只是华米科技的第一步,按照接下来的计划,将更进一步细分人体数据类型,“心电图上的突破,还有血压、血氧、血糖等等,综合起来会给一个人带来更多的价值,分析和获取数据会更精准。未来的三年,是这几项测量和精准度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刻,不出三年就会看到真实的产品”。

整个采访过程中,很少见到黄汪有迟疑或者迷惘的时刻。他认为华米是一个全能选手,它不是AI做的最好的、也不是医疗领域最有资源的、也不是物联网做的最好的,但用户需要的是一个解决方案,这时候只有一个全能选手能给到“全套服务”。在这一点上,华米的产品已经说明了一切。

“创业就是打怪升级,遇难填坑。”黄汪说,华米和小米这样的生态链巨头可以很顺畅地合作,以及小米手环的策略和品质能够占据可穿戴设备领域如此之大的份额,都是在前期创业过程中有过铺垫和挨打,才让顺利看起来顺理成章。

“本质来说,小米也从来没有说过,我只保护华米,竞争是无处不在的。”黄汪说,华米做产品的出发点是手头有什么资源、能服务什么客户。小米不是保护华米,而是小米和华米一起创造和保护好的产品。

黄汪说,与小米之间的战略合作,对华米而言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但需要澄清的是,小米并不是华米的控股股东,而是第二大股东,华米创业团队中自己个人的股份和管理层股份,加起来远远超过了小米和顺为的持股。“上市前我们的资源相对有限,自己想做一些事情,又得同时满足小米产品线的需要,有时候就有些矛盾。但上市之后,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寻找更精英的人才,这让我们能够与小米更快、更好的合作”。

你只负责做梦 我们负责圆梦

从创业到现在,黄汪创办了四家公司,本质上却都还是在做嵌入式系统。这种内心的坚定,就源自于求学时期,学校对学生自主想法的肯定氛围。

“中国科技大学是一个可以容忍异类的学校。”黄汪说,一起创业的核心团队,不少已经在一起合作十年,华米是第四家创业的公司。这一群中科大人,在学校不好好搞科研,不努力考研,偏偏就要开始搞商业和技术落地,母校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们“一模一样”,而是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判断和信仰。

黄汪考入中科大是1990年,彼时PC尚未完全普及,印象很深的是进机房之前都要换鞋,以免带入灰尘。学校的老师非常放心地将机房的钥匙直接给到黄汪,让他可以和当时的同学一起,鼓捣智能硬件。

就是那把黄铜钥匙,也开启了黄汪的技术信仰。

“容得下一张安静书桌”的中科大,被称为是离原创技术最近的地方。在前一轮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应用中,很少见到中科大人的身影;而在这一轮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原创性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浪潮中,科大的身影却频频出现。把从无到有的“异想天开”,变成落地生根的市场创新,是这里的长项。

“科大人的能力在于,能把一个技术从无到有,从实验室带到市场中。”黄汪说,从做学术到做工程,甚至做商业,这一点坚持都是难能可贵的。合肥这座城市的自然禀赋也在于此,它给了创新者足够的信任,又收走了不必要的干扰,城市的基因和学校的气质达成了完美的结合。

最早华米落户在合肥高新区是因为地理,后来依然依托其发展却是因为人和。2013年,在急需资金、贷款困难的情况下,合肥高新区支持企业用科技成果“创新贷”,使企业3年获得1000多万元低息贷款,渡过难关。

“这一点和硅谷很像。”黄汪说,科技创新的活跃地为什么不是在最繁华的纽约,而是在相对较偏的硅谷?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知道没有捷径,所以选择脚踏实地。

这种对原创技术的尊重源于信任:我可能不明白,但我选择相信你!(周琳)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朴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