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 致富有道——威宁龙场镇小黄姜产业助农增收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9月25日10:27分类:中国·威宁

连绵的秋雨下了好几天,遇上这样的天气本该在家里休息,可威宁龙场镇树舍社区山脚组的村民牛德才却没有一刻闲着。  

“庄稼人哪里闲得住,趁着现在雨小点,我还要去地里看看小黄姜长得怎么样呢。”牛德才一边披上雨衣一边朝地里走去。

姜地里,喝足了雨水的小黄姜长势良好,眼看就要进入收获期。看着一株株颜色翠绿的小黄姜,牛德才仿佛也看到了自己脱贫的希望。“我家从前年开始种的小黄姜。100斤老姜种下去能收获2000斤左右的新姜,一斤新姜卖4~5元,一亩地最少都有6000元的收益。”牛德才说。

牛德才家今年种了2亩小黄姜,预计能带来12000元的收入,种的4亩油桃也卖完了,赚了将近一万元。牛德才乐呵呵地说:“今年光是靠着油桃和小黄姜带来的收入我家就能按照计划脱贫出列了。”

树舍社区辖4个村民小组,全社区346户1506人,其中贫困户59户,脱贫难度大。平均海拔1800米,气候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特别适宜发展经果林及特色农业种植,出产的油桃和小黄姜更是远近闻名。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加上群众大多市场意识淡薄、抗风险能力不足,农业种植一直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经果林发展缓慢,小黄姜种植基本只能确保自足,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随着全县脱贫攻坚的推进,加上群众观念的改变,树舍社区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下足了功夫,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小黄姜种植,让产业发展成为带领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关键,为贫困群众打开增收之门。在树舍社区,像牛德才这样受益于产业发展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条件逐年得到改善的贫困户越来越多了。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在我们树舍社区,农业产业扶贫更是老百姓增收致富、脱贫奔康的关键举措,小黄姜又是社区里为人熟知的特产,居民们便在这上面做文章,把小黄姜培育成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树舍社区副主任管正发说。

近年来,树舍社区两委不断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行“短中长”结合发展产业,大力推行油桃、辣椒、小黄姜种植,将产业扶贫落到实处,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做到产业扶贫有实招,脱贫攻坚得实效。目前,该社区已发展油桃种植3000余亩,其中1000亩已进入挂果期,带领群众在油桃未进入挂果期的区域发展小黄姜和辣椒种植,种植辣椒580亩,小黄姜400余亩,实现以短养长。

据树舍社区副主任管正发介绍,树舍社区种植的小黄姜每亩的产量在3500斤左右,每斤的市场价格在4元左右,加上树舍出产的小黄姜香味浓郁口感好,在市场上一直深受欢迎,老百姓几乎不用为销路犯愁,种植小黄姜一亩地一年的收益最低也能近万元,收益比种植包谷翻了几番,经济效益明显。

为了改变小黄姜种植零散化的现状,今年年初,树舍社区依托树舍红心油桃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立足社区实情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的扶贫发展模式,将分散的土地连成片,带领分散的农户抱团发展,鼓励群众以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加入专业合作社,取得收益后按照“721”模式进行分红,即老百姓占70%,合作社占20%,集体经济占10%,把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农户的“小手”一起发展,集中力量与优势实现互惠共赢,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现在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种小黄姜,我可以抽出时间去种油桃、种辣椒,操心少了,挣的钱却比原来还多呢。”村民苏二宝高兴地说。

苏二宝家今年用3亩地入股了合作社,预计年底能享受2万元的分红,他农闲的时候到合作社的基地里务工每天还有80元的工资,不用出门打工一年就能挣将近1万元收入。

今年,该社区红心油桃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在树舍社区带领群众发展小黄姜种植300亩,带领社区群众55户、贫困户6户共同发展。

“我们下一步计划扩大小黄姜种植面积,把清洗、包装等加工也发展起来,把龙场镇小黄姜的品牌做起来,真正做到一村一品,让老百姓得实惠。”该合作社负责人王仕全介绍说。(卯龙艳)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