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乍镇得营村:产业丰收 致富有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1月15日15:43分类:中国·威宁

秋天,收获的季节。

走进麻乍镇得营村,一栋栋民房整齐排列,屋前院坝里晒着红辣椒、黄玉米,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现在政策好啊,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村里最困难的人家也过上了好日子。”70岁的得营村村民高三顺笑着说。

image001

农户正忙着种植大蒜

近年来,得营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村有产业、户能增收”的良好局面。

目前,得营村种植的700亩辣椒、300亩魔芋、200余亩中药材,都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产业丰收,致富有道。

烤烟:支柱产业稳收入

烤烟是得营村的支柱和优势产业,是当地农户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今年42岁的安福是得营村有名的烤烟种植大户,他今年种植烤烟48亩。

烤烟采收工作刚刚结束,他高高兴兴地和记者算起了经济账:“今年烤烟收成好、价格高,亩产达到4000元以上,这48亩烤烟算下来有近20万元的毛收入。”

安福早些年一直种植苞谷洋芋,经济效益不高不说,还费时费力,于是爱拼敢闯的他开始尝试种植烤烟。

一开始,安福不敢放开手脚去干,只是拿出家里面的一部分土地来种烤烟,但烤烟收益高、见效快,安福很快尝到了甜头。后来在政策的帮扶下,他通过特惠贷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了种植规模,不仅自己成为了种植大户,还带动周边的农户就业增收。

在安福等一批通过烤烟富起来的人的带动下,得营村种植烤烟的村民越来越多,全村今年种植烤烟388亩,年产值达160万。

辣椒:红红火火助增收

深秋时节,走进得营村旭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棚基地内,工人们正在犁地、打沟、施肥、下种,忙着播种大蒜。

据合作社负责人罗林旭介绍,该大棚基地内共有大棚130个,每年种三季,第一季种植马铃薯,第二季种植辣椒,第三季种植大蒜、荷兰豆等。基地按照每年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费支付给农户,整个大棚基地涉及农户96户,其中贫困户10户,这些流转土地的农户可以优先在基地里务工,每天务工费从60元至100元不等。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辣椒700亩,辣椒亩产在4000斤左右,每斤售价在0.9元至1元,辣椒收完之后接着种大蒜。”罗林旭说。

一年种三季,大大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每个大棚每年的产值达1万元以上,同时也为附近的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大棚离家近,一年到头都有活做,活不重,做起来很轻松。”正在忙着播种大蒜的女工人黄珍花告诉记者,自从大棚建起来之后,她就一直在基地里面务工。 

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能够在家门口务工挣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辣椒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是得营村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的一个缩影。只有产业发展,才能不断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得营村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烤烟、蔬菜、中草药为主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中药材:遍地开花促致富

周三顺老人回忆,以前得营村“穷得不像一个村”,连一条通向外界的路都没有,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车和马车,苞谷饭一度是村民们餐桌上的主食,吃穿用度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穷。

如今的得营村交通便利、屋舍俨然,在郁郁葱葱的罗汉松和华山松的映衬下,已经是个美丽的小村庄。

而这些变化都归功于得营村积极进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家家户户都有了增收致富的产业。

得营村山高坡陡,土地支离破碎,产业发展以村民散种居多。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在政府的帮助和村民们的努力下,魔芋、百合、半夏等产业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遍地开花。

村民柏石开今年种植魔芋5亩,魔芋亩产5000斤左右,市场价格为4元1斤,所带来的经济收入达10万元。

“对比原来种苞谷洋芋,现在种魔芋收入高出了很多,一年的收入比原来种苞谷洋芋两三年的收入都高。”柏石开高兴地说。

与柏石开不同,村民孔德书今年种植的是半夏,主要销售半夏种子,一年的收入能达到5万元以上。

为村民找准稳定增收项目,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帮民致富、助民增收,在得营村,人人都是致富能手,户户有增收项目。(唐爱梅)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朴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