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 大产业——威宁牛棚镇发展苹果产业助农致富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4月23日16:37分类:中国·威宁

走进牛棚镇,各村(社区)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苹果园里随处可见果农们劳作的身影,成片的苹果树尽收眼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种植户陈支才正忙着管理苹果树

上图为种植户陈支才正忙着管理苹果树

近年来,威宁牛棚镇的苹果产业随着“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完善,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以“四个统一”为理念,切实将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效益,让苹果产业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在三河社区苹果种植基地内,贫困户陈支才正在自家的10多亩果园里忙着疏花疏果,看着盛开的苹果花,他满脸喜悦,见到笔者的来访,他主动跟笔者打起了招呼,聊起了自己的苹果产业发展之路。

“我家这片土地以前一直种植烤烟,种植烤烟虽然一年一亩地也有几千块钱的收入,但是非常辛苦,不仅要管理好,还要烘烤得好。家里的孩子还在上学,我生病又不能过度劳累,所以种植烤烟忙不过来。”陈支才介绍说。

2017年,牛棚镇积极拓展优化产业结构,在三河社区和水源村鼓励群众抱团发展,大力发展苹果种植,将分散的土地连片,集中优势谋发展,在原来农户散种苹果的基础上,发展集中连片种植,让苹果产业发展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如今,陈支才家种植的苹果树长势良好,部分已经开始挂果,苹果地里的灌溉水源也不用他操心,基础配套设施都是牛棚政府和社区“两委”帮他家建好的。陈支才在种苹果的同时,还在苹果树旁套种了一部分烤烟,确保在果树未挂果之前经济收入不减。

在好政策的帮扶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陈支才种下的10多亩苹果去年已经进入了挂果期,眼看就能给他带来经济效益。

“去年刚进入挂果期的苹果挂果率不高,而且都是小果,只卖了几千块钱。今年从果树的开花坐果情况来看,比去年的产果量要增加40%至50%,收入情况应该会更好。到达盛果期后,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每亩地种植的苹果树产值预计在3000元左右,一年至少都有几万元的收入。”陈支才充满信心地说。

有产业发展做支撑,发家致富就有了信心。和陈支才一样,水源村的村民吕康凤也是苹果种植大户,种了10多年苹果的她,管理经验十分丰富。如今她家的苹果树已进入丰产期,苹果产量高、效益好,每年靠苹果就能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我家的这片苹果树种的比较早,到现在差不多有6年了,已经进入丰果期,当时苹果苗也是政府免费发放下来的,还负责技术指导。我家当时一共种了150多棵,现在每年一棵苹果树差不多能摘200斤苹果,每斤价格平均在4元左右,一棵苹果树结的果子要卖600元至700元,一年下来,光靠卖苹果我家就能有上万元的收入。”吕康凤也乐呵呵地说。

采访中,吕康凤还告诉笔者,原来不愿种植苹果树的邻居,看到她家的苹果树一年能带来几万元的收入,大家都纷纷表示要和她一起种苹果。而吕康凤也没闲着,在牛棚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同时,她也将自家的苹果园规模扩大,增加了种植面积,将苹果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现在每年苹果成熟时,来我家果园里摘苹果的人一波接一波。因为我喜欢种植果树,我愿意去学习怎样才能将苹果种好,今年新增加种植的苹果树有280棵,两年后就挂果了,虽然挂的是小果,但平均每棵树还是有50元左右收入的,每年又多了一万多元的收入。”吕康凤说。

陈支才和吕康凤只是牛棚镇苹果产业发展的典型。目前,该镇苹果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种植苹果总面积达6.38万亩,涉及农户5300余户,其中贫困户1500余户,户均12亩,已挂果1万亩,预计今年产量将达1.2万吨,产值可达5100万元。

下一步,牛棚镇将继续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苹果产业发展,真正让苹果产业发展成为群众的摇钱树、致富果, 让群众早日鼓起“钱袋子”。(卯龙艳 孙华超)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