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树之乡焕发新颜

毕节试验区杂志微信公众号2019年07月24日17:49分类:中国·毕节

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贵州是世界古茶树起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而七星关区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至今仍保存着贵州数量最多的古茶树和面积最广的古茶园。

在该区亮岩镇太极村,依然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清代,太极村有一姓张名陆的进士在京为官,一天,他听说皇帝腹泻,御医开了很多药方都没治好,张陆就把自己从家乡带来的茶献给皇帝。皇帝喝了太极茶后,三天便痊愈了,从此,太极茶被封为“贡茶”。

据《华阳国志》《茶经》等有关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平夷县(今七星关区一带)就种植、制作和饮用茶叶,清代还出产了著名的独具特色、品质极佳的“太极贡茶”。

毕节市周驿茶场 供图 七星关区茶产业发展办公室

毕节市周驿茶场

据《华阳国志》《茶经》等有关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平夷县(今七星关区一带)就种植、制作和饮用茶叶,清代还出产了著名的独具特色、品质极佳的“太极贡茶”。

七星关区已探知的古茶树有近10万株,主要集中在亮岩镇,在该区的燕子口镇、层台镇、阿市乡、小吉场镇、生机镇和清水铺镇也有分布。据统计,在亮岩镇太极村及其附近的村落,目前已探知的古茶树就有近7万株。其中,基径20—30厘米的共767株、30—36厘米的17株,而最大的基径达36厘米、株高高5米。

在燕子口镇(阳光村、庆祝村、官河村、雄丰村)、层台镇(幸福村、斯栗村)、阿市乡(柳湾村、草坪村)、小吉场镇(大吉村)、生机镇(谢家村、葛铺村)、清水铺镇(小丫村、红岩村)等古茶树分布的区域,目前已探知古茶树近3万株,基径20—30厘米的共208株。

2016年8月28日,七星关区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荣誉称号。

亮岩镇是七星关区古茶树的集中生长地,太极村(水田坝一带)则是该镇古茶树分布得最为密集的地方。

七星关区古茶树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主要集中在亮岩镇,以毕节七星古茶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古茶树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正在不断壮大,并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七星关区古树茶的年产量达30吨,销售收入达1500万元。

近几年来,七星关区逐渐加大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力度,借助“中国古茶树之乡”的美誉充分挖掘古茶树的历史文化,依托毕节七星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从生产、文化等方面进行适度开发,打造出了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太极古茶”系列产品,古茶树的特殊优势进一步突显,茶旅融合等新兴服务产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七星关区饮茶文化由来已久,据太极村的当地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这里的人们把制好的茶根据自身口味选一定量的茶叶放入罐内再置于火上摇晃烤制,直至茶香溢出,最后入水至罐内浸泡后饮用,这种以土罐煮茶的饮茶方式在太极村及其周边盛行。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七星关区的茶叶基本上是以本地采制为主,少有外地茶叶进入。人们采制茶叶多以户为单位,少有茶场进行专门生产,家庭式的采制也只是为了一家人饮用,工序简单、制作粗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茶的认识不断升华,茶叶也从一种简单的生活饮品,上升为一种文化。茶叶的意义随着改变,茶产品进入了大众视野,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制茶方面,青场镇的白茶制作和亮岩镇的太极古茶制作工艺是七星关区的代表,它们的制作工艺既遵循茶叶制作的基本规律,又探索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手法工艺。青场镇的白茶,氨基酸等茶物质含量较高,生长环境无污染,自然气候适宜,加之拥有专门的制茶技师进行鞣制,因此茶品条形直、色泽均匀,从而造就了青场白茶这一品牌;太极古茶则在凋萎和发酵工序上下足功夫,制作出来的太极古茶香高味醇、清心怡神,具有经久耐泡的特点。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茶产业已经成为了七星关区的重点产业之一。近两年,七星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特别是2018年制定的《毕节市七星关区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更是为七星关区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七星关区朱昌镇大坡茶场

七星关区朱昌镇大坡茶场

在毕节市委、市政府和七星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七星关区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成为了该区的一个绿色产业和致富产业,有效地助推着脱贫攻坚。

目前,七星关区共有大型茶叶加工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1家、茶叶公司5家,茶叶小作坊更是星罗棋布。其中,贵州七星奢府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周驿茶场恒生绿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毕节七星古茶开发有限公司、朱昌镇贵州茂岑白茶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毕节市乐达商贸有限公司、七星关区初都河白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七星关区红岩河白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七星关区长春堡镇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等已初具规模。

七星关区出产的“太极古茶”“奢香贡茶”“七星韵雾”“海寨银针”“走心绿茶”“初都河”和“黔滇神怡”等茶产品以质量过硬、味道纯正而著称,形成了以“太极古茶”“奢香贡茶”“初都河”“驿亭春”“海寨银针”“走心绿茶”“黔滇神怡”等为代表的绿茶类品牌,以“太极古茶”“奢香贡茶”为代表的红茶类品牌和以“海寨银针”“初都河”“黔滇神怡”等为代表的生态白茶,茶产品备受省外茶商青睐。

目前,七星关区无公害茶叶产地认证有21540亩、产品认证达166.85吨、有机茶叶园认证500亩、SC认证1家,七星关区长春堡镇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其他投产茶园也在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SC认证。

数据显示,七星关区现已种植茶叶9.58万亩,其中1.15万亩已实现投产。2018年,该区共新增茶叶种植面积6.08万亩,共涉及15个乡镇,拥有区级示范基地4个、乡级示范基地31个,产量为365吨、产值5300余万元,共带动近3万人(贫困人口2740人)实现增收,“中国古茶树之乡”焕发出了崭新的容颜。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