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助力全镇脱贫攻坚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29日18:40分类:中国·威宁

近年来,划属全县脱贫攻坚第六战区的牛棚镇,为切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战,精准发力,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核心举措,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苹果产业,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走出了一条符当地实际的富民发展路子,为全镇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

11111

图为苹果挂满枝头

七月的牛棚镇,处处瓜果飘香。在距离乡镇所在地4公里的响水村苹果种植基地里,个大、色鲜的苹果挂满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果林里到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大伙有的除草,有的拉枝,个个忙得不亦说乎。村民李章鸿一边忙着割草一边说,他家把4亩多果林流转给基地,自己又帮忙管理,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我家在苹果基地这边有4亩多点地都流转给村里面种植苹果了。土地流转费今年是1050元一亩,明年是1100元一亩,一年涨50元。平常农闲的时候我还能在基地里打工,100块钱一天。原来打工还要去远处,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事情做,家里的娃娃也照顾到了,挺好的。”村民李章鸿说道。

响水村像李章鸿这样在基地既拿流转费又领工资的村民有10多户,大伙通过流转土地并参与管理这种方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据响水村党支部书记李朝文介绍,响水村苹果种植基地占地31亩,涉及全村11户农户,其中有2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基地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流转的租金每亩1000元,每年每亩增加50元。

一亩地有双收,村民们个个笑在脸上,也乐在了心里。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除了发展烤烟,村里的苹果种植农户也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

“我们响水村共有322户1343人,产业主要以烤烟和苹果为主,其中全村苹果种植有860亩,辐射200户群众,这800多亩苹果,能够为这200户种苹果的农户,户均增收在8000元左右。”李朝文说道。

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赚钱,就是好产业,有了示范带动,大伙的发展积极性提高了,发展底气也足了。

种植苹果促增收,百姓发展不用愁,在响水村是这样,和该村比邻的三河社区也是如此。近年来,三河社区的苹果产业已逐步形成规模化发展,成为群众增收又一生力军。

“目前,我们社区苹果的种植面积是4400多亩,农户自种的苹果有2400多亩,其中这2400亩涉及到的农户有350户1750人,涉及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82户306人,平均每户基本上达到4亩左右,苹果种植大户20亩以上的有20户左右。”三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贵宁说。

崔美军就是三河社区的苹果种植大户,说起苹果产业,他一脸喜悦地说,我的苹果去年开始挂果,不仅个头大,而且口感好,第一年就呈现出了非常好的效益。

“我家的苹果树2016年就开始种,一共种了20多亩,去年是初果期,收的苹果也不多,就没有卖,都是送给亲戚朋友们品尝一下,一亩产量在100斤左右。今年预计一亩能摘500斤左右,以后随着果树慢慢进入丰果期收成一定会越来越好。”崔美军乐呵呵地说道。

为了提高土地种植率,崔美军舍不得浪费一亩土地,在发展苹果的同时,他采取套种的模式,在果林里的空地种上了烤烟,实现了一亩地了有两产业,有双丰收。

“种下苹果树的同时我又在21亩苹果地里套种了10000株左右烤烟,按照烤烟的市场价和目前烤烟的长势来看,一株烤烟能有4块多的收入,我家的10000株烤烟收入也就是要在40000元出头。”崔美军说。

算起收入账,崔美军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自己的苹果到盛产期,按照最低价计算,每年也有几万块的收入。

“预计后年我家的苹果树就进入丰产期了,在盛果期一棵苹果树摘的苹果按50斤计算,一亩种110棵,像我家的20多亩,就算卖一块钱一斤,那也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崔美军说道。

产业兴则民富,有了产业的支撑,有了致富的项目,群众的口袋不愁鼓不起来。如今,牛棚镇的苹果产业发展已走上正轨,群众的增收致富也指日可待。

据牛棚镇党委书记张植江介绍,近年来,牛棚镇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选准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专业化、精细化”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镇共种植苹果6万余亩,已进入挂果期的19000亩,预计产量7500吨,产值4500万元,覆盖了全镇所有贫困户。

产业发展脱贫一批。接下来,牛棚镇将进一步深耕苹果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把苹果产业真正打造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摇钱树”和群众增收脱贫的“致富果”。(卯龙艳 文旭 邓虎)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