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古镇中关村西瓜基地见闻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8月21日17:14分类:中国·威宁

“中关村的石路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

在去往斗古镇中关村的路上,不时听到这样的叫卖声。

炎夏时节,清甜爽口的西瓜陆续上市,斗古镇中关村华夏种植合作社的西瓜基地里,绿油油、沉甸甸的西瓜陆续成熟,基地里的工人们忙着采摘西瓜装车待售,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图为务工群众正在采摘西瓜

图为务工群众正在采摘西瓜

记者到达中关村西瓜基地时,已是午后时分,前来合作社买西瓜的人络绎不绝,老板忙得不亦乐乎。

“昨天听朋友说中关村今年种了又大又甜的无公害西瓜,今天就约起他们来购买,我给奶奶也带了一个,让她老人家也品尝一下。”前来购买西瓜的斗古镇松坪村村民朱利银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斗古镇立足当地实际,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找准村居社区与脱贫政策的结合点,力争将政策用好用活,与贫困村共同研究、制定脱贫规划,有序推进脱贫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拓宽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

中关村华夏种植合作社就是斗古镇今年1月份招商成立的合作社。该合作社以每亩土地每年600元的价格向村民流转土地500亩,结合当地土壤结构,环境气候,大力推广苹果基地套种西瓜和人参果,种植西瓜150亩,人参果300亩。目前150亩优质西瓜已经进入成熟期,种出的西瓜含糖高、口感好,正在陆续销往临近的迤那镇、牛棚镇,每天能卖出4吨左右,市场供不应求。

据悉,该合作社西瓜今年预计产值在60吨左右,能卖到20万元;人参果每棵产量20斤左右,按现在的市场价3元每斤,产值可以达到60万左右。

图为丰收的西瓜

图为丰收的西瓜

今年46岁的张存金是华夏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伙人之一,云南会泽人,一直从事农业产业种植,他不仅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还积累了很多销售渠道。

“我种了10多年西瓜,从来不用化肥和农药,种出的西瓜沙瓤、皮薄、籽少、汁多、味甜。”聊到产业推广模式,张存心说:“和老百姓合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踏踏实实,公开透明,让老百姓信任,完完全全地参与进来。另外,切记急功近利,要先小规模种植,让老百姓看到成功案例,再大规模推广。”

现在,在华夏种植专业合作社里面,每天都有群众在务工,有“长工”和“临时工”,“长工”由专业合作社提供午饭,每天工钱80元,“临时工”可根据工人时间安排出工,每天工钱70元。用工高峰季节一天用工量能达到50人左右,平时地里采摘也需要20人左右。

此外,该合作社优先考虑土地流转农户和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合作社定期或不定期对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让群众掌握从育苗、嫁接、定植、管理、果实采摘、储存到营销等一系列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她们的技术能力和自信心。

“自从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我们在里面打工和以前种烤烟的收入差不多,没有以前那么苦,现在不仅能学点技术,还能照顾家里老人,我觉得可以啦!”正在基地采摘西瓜的工人叶名芬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坚持科技兴农、科学种养”是斗古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变的初心,中关村华夏种植合作社只是斗古镇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斗古镇认真按照省、市、县的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蔬菜产业扶贫工作,规模化发展白菜、白萝卜、莲花白等优势蔬菜产业。

据了解,斗古镇目前正在白沙、干沟、水塘三个村打造在1000亩的蔬菜基地,在斗古社区,水塘村打造3000亩种薯基,旨在通过产业调整,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争取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带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周星 祖海雪)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