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在身边 建行消保专家提醒您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17日19:22分类:机构动态

近日,为强化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举办“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从贴近消费者金融需求的基础知识入手,重点围绕金融基础知识、个人投资理财、理性借贷知识、远离非法金融等,多渠道、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帮助金融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

3

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举办“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

活动期间,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的消保专家围绕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及如何识别防范非法集资展开讲解,帮助消费者远离非法集资陷阱。

据介绍,非法集资主要通过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四种常见手段欺骗消费者。非法集资人或以“新技术”“新政策”等为幌子,把集资参与人的胃口“吊”起来,再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比如展示各种“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等,然后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再想方设法套取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对于如何有效识别非法集资,专家建议,如果遇到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境外投资股权、外汇、贵金属、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等为幌子向公众集资的,务必要提高警惕。同时,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保险”、高息“理财”,不要接收“先返息”之类的诱饵,保护好个人信息。

此外,专家建议通过“四看三思等一夜”防范非法集资,参与集资时,消费者需要了解企业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宣传内容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是否有实体项目以及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参与集资主体是否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同时,消费者参与集资前要想一想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若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王彦波 王文慧)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