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六员”干部助推主题教育落地落实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1月30日15:35分类:中国·威宁

威宁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四项措施”贯穿党主题教育始终,将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以当好“六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落地落实。

当好政策“解说员”。基层党员干部主动学习掌握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章党规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省、市、县扶贫政策和相关惠农惠民政策,抓住要点,采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板凳会、入户讲解等形式,向群众详细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政府帮扶、群众奋力干的生动局面。如,双龙镇红光村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组织开展院坝会、板凳会等20余场次,进村入户走访群众3000余人次,宣传和解读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准扶贫、危房改造及产业等惠民政策,发展蔬菜产业6300余亩,解决本村及周边10余个乡镇(街道)600人就业问题,实现人均增收2750以上。

当好发展“参谋员”。在广泛征求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讨制定村(社区)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五年发展计划,理清发展思路,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大力发展白菜、白萝卜、莲花白等“三白”产业,精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如,牛棚镇范家田村驻村第一书记虎界凡,积极谋划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组织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领该村大力发展蔬菜和水果产业。目前,范家田村共发展蔬菜产业200亩,种植苹果500亩、烤烟1200亩,形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当好感情“联络员”。坚持“问需于民”,按照“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原则,将主题教育与宣传思想战线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与完成宣传思想工作各项任务结合起来,组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县下沉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走村串寨、入户访民,摆龙门阵、拉家常,与群众交心谈心,增进干群的“鱼水之情”,拉近距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帮扶合力。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进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如,东风镇营坝村第一书记杨成太,在驻村工作中中,为因病致贫的袁上奎、毛昌全等贫困户向县民政局申请临时救助各4000元;积极协调县特校,解决智障儿童车佳英就学问题;针对八、九组群众出行难问题,积极协调交通部门修建毛家沟通跨河桥;驻村以来,共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0多起,为群众代办事20余件,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当好民情“调研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中去,坚持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当好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把准问题导向,立足当前,结合主题教育,明确调研主题和指导内容,深入村组、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和督促指导,取聚焦脱贫攻坚、聚焦专项治理、聚焦队伍建设、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聚焦专题党课等五个聚焦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3+1”短板领题调研,走访群众9459人次,开展调研2800余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1992个。

当好上下“协调员”。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主动沟通上级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提高政策、方案、力量和进度的统筹协调。同时,详细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帮助贫困群众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医疗救助、教育帮扶、扶贫搬迁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如,县生态环境保护局下沉干部段荣斌通过协调与驻村第一书记陈磊和村“两委”深入村寨调查走访,查找制约群众致富的瓶颈。在了解该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基础设施薄弱时,他第一时间与单位对接,协商沟通,为该村购买了10个垃圾箱、1台勾臂车,价值13万余元,用于收集村民日常生活垃圾,切实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

当好群众“办事员”。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和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践行和弘扬“威宁精神”,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精气神”转化为“同步小康”的内生动力,真正帮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实现 “一站式”办理事务,将养老保险、计划生育、社事民政、涉法涉诉、农业服务、合作医疗、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等业务纳入便民服务大厅办理。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997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458件。(孔雄 马关响)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