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创新模式 人才+技术输出助力地方形成农价保护机制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27日15:36分类:机构动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工作成效。近年来,“三农”问题备受重视,通过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等措施,使得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尽管成绩显著,“三农”短板却依然突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补齐“三农”短板。两年前,重庆市西南期货有限公司针对近年农产品市场风险较大,农户对应对能力不足的情况,启动金融人才定向培育计划已初见成效,为贫困地区定向培养金融的人才,已经开始向家乡“传经送宝”,在定向传递金融信息、协助规避市场风险方面,收获了成效。

“扶贫要先扶智,通过送知识、送技术、送信息等形式,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能力。”西南期货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一年多时间深入重庆深度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发现光通过资金输血还不行,只有增强贫困地区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带动贫困农户稳定增收脱贫。因此,西南期货去年在重庆率先启动了金融扶贫人才培育计划,向征招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期货公司在农产业研究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的优势能力,结合“三农”扶贫工作中对市场信息、避险工作、产业渠道方面的实际需求,安排分析师及技术团队一对一进行帮扶,帮助新入职人员快速熟悉料及金融知识、市场风险分析、网络电商技术指导等有助于贫困地区的相关业务。

据悉,西南期货是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首批 “重庆市国(境)外优秀青年人才实习基地",是西南政法大学“教学科研实践”,是重庆交通大学财经学院、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合作实习基地。近年来,有多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参与到西南期货扶贫培训专项培育计划,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相关职业的培养与工作,对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分析、期货工作扶贫功能研究、农产品价格风险防范、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安全支付保障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学以致用,为家乡提供金融扶贫相关功能支撑。除了在校实习生,西南期货近年来也录用了多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为正式员工。目前,这些通过金融扶贫人才定向培育计划的金融人才,不仅成为了公司的业务骨干,更成为了贫困地区了解金融信息,获取金融工具保护的重要纽带。来自重庆万州区高峰镇朝阳村的张伟,目前在西南期货公司任职研究所产业研究组组长,有着多年的农产品研究经验,按照西南期货整体扶贫工作部署,近年多次赴重庆渝东北贫困地区巫山、云阳等地开展“保险+期货”培训,今年11月,更是回到家乡万州区高峰镇朝阳村开展金融及期货基础知识培训。

据了解,朝阳村是三峡移民村,地处高山河谷地带,是当地有名的柑橘之乡,种植柑橘是当地一直以来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张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非常了解当地村民多年来深受柑橘价格波动影响,常年出现水果丰收但收入却不理想的情况。而造成该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水果规律性“大年小年”价格差带来的价格风险的预防,以及套期保值意识,根本就不具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只能被动承受。针对这一情况,张伟在万州区双龙镇安静村和高峰镇朝阳村针对当地帮扶干部和部分农民开展了期货基础知识培训。

事实上,我国已上市苹果和红枣两个期货品种,国际上早已上市了橙汁期货。西南期货员工主要介绍了以苹果为标的“保险+期货”的基本原理,这模式可以使农民种植农作物不再担心收获后价格下跌,让农民看到了希望,该项目保证了农民的收入,规避了农副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简单来说,种植户可以通过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为水果价格买一份价格保险,能够在水果刚刚开始种植时即可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待水果成熟时,不论市场价格高低,农民都可以保证固定利润。这对帮助种植户规避短期价格风险,提升种植户的积极性有着巨大促进作用。会后,当地扶贫干部详细咨询了保险费用、交割方式及赔付时间等疑问。并协商通过定期对接的形式,通过家乡扶贫人才这个纽带把期货公司的专业分析和指导对接到了基层,让扶贫干部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有了判断市场预期的能力和对抗市场风险的工具。

未来,西南期货将继续发挥资源整合、信息采集和渠道传播优势,充分发挥期货专业优势,为当地种植户提供专业的市场趋势分析和期货知识指导。(姜涛)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