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源电力实现有序复工复产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2月28日16:45分类:机构动态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是当前企业的重要任务。2月10日起,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有序推进全省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的要求,贵州黔源电力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集团公司要求,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出台“硬核”方案,吹响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复产号角。

光照分公司是黔源电力北盘江流域装机最大的“龙头”电厂。针对地理位置偏僻,职工返厂路程较远,流动风险大的实际情况,光照分公司创新制度疫情防控期“2+X”工作模式。“2”是根据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需要,结合岗位特点,将干部职工分为两个大组,每14天倒班一次的两大倒模式。“X”包括应急侯班及居家观察人员,实行“居家观察,应急侯班,通信畅通,网络办公”的“云复工”模式,应急侯班人员随时做好应急支援安全生产的准备。在保证发电安全所需关键岗位人员到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新工作模式实施以来,该公司员工已顺利实现倒班,34名不同岗位的干部职工通过测量体温、全面消毒等防措施后,回到工作岗位。分公司还结合实际,同步对机组检修、线路停电检修试验、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等工作进行了调整部署,并对全厂人力资源按照新的工作模式重新进行调配,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安全生产。2月以来,分公司4台发电机组已开停机68次,累计无故障运行857小时,出色完成近期的电网调峰调频任务。

普定发电公司是黔源电力所属首家发电企业,疫情到来后,该公司立即采取了封闭式管理,保证了供电稳定。针对公司中年技术骨干较多,工作经验丰富的特点,普定发电公司迎“疫”而上,出台“隔离式”交接班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开展复工复产。该方案采用交接班准“全隔离”方式,工作交接前当班值准备好电子版资料,工作疑问选择网络、电话等工具远程无接触交接。必须面对面交接的,全程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接触物品前后参照医疗标准及时洗手消毒。

接班人员进站前,根据工作情况统一发放新口罩,并对全体进站人员及车辆进行全面消毒,进站后非必要的工作交接禁止与交班人员接触,严谨互相串门,交接班当天进行错峰就餐,独立进餐。接班工作人员上岗前,责任部门负责人及时核实人员的身体情况和近段时间的外出及接触史情况,做好核实记录,严禁带病或疑似感染人员复工复产。同时,公司全力登记核查外委工程队伍人员进站前14天活动情况、健康情况等相关资料,做好外委工程复工的相关准备,开启全面复工模式,切实履行国有企业责任担当。

贵州新冠肺炎疫情一级响应解除后,地处贵州省水城县的黔源电力所属企业西源公司善泥坡发电厂也迎来了春节过后的首次倒班。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西源公司采取与地方政府密切沟通联系的方式,依托六盘水市政府防控体系,在政府职能部门指导下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

一是对职工在疫情期间的行踪开展细致摸排,组织一批无疫区旅居史、无病例接触史并居家隔离办公14天以上的职工随时做好复工复产准备。二是做好单位营地单人单间隔离、定时进行体温检测、生产生活场所消杀、食堂拉大就餐坐距、增加餐具消毒密度等复工复产准备。经过精心准备,三是严格履行检测程序,2月25日上午,将倒班返厂的20余名职工送到政府指定的卫生院进行了复工体检,全部获得《水城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健康证明》,拿到复工复产的官方“通行证”。

北源公司是黔源电力所属负责芙蓉江流域开发的公司。针对旗下电站规模较小,现场工作人员相对较少的实际,公司出台防控期临时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现场值守员工以共产党员为核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持续现场值守,保证各电站范围内的全封闭管理;倒班待命职工临时组成后勤保障小组,通过各种形式保证对现场的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并通过“零接触”方式做好物资的交接。

行政工作人员在家通过网络开启“云办公”模式,保障公司OA系统,ERP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转,最大限度的支援生产一线同事抗疫保电。春节以来,北源公司三个电站一线在岗职工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在站坚守接近900个小时,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实现了站内全封闭管理,实现了地方供电安全。

目前,黔源电力公司本部已全面复工,在公司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统一行动,通过各种渠道采购了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尽全力为各基层企业复产复工做好服务保障。集控中心紧急开通VPN通道,做好各单位远程办公技术支持,及时协调上级调度调整受疫情影响的机组大小修计划。

下一步,黔源电力将严格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复工复产的相关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做好生产恢复阶段突发疫情应急应对措施;同时,加强各单位管理人员岗前检查、复工返岗工人检查,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等各项复工风险的准备工作,以“硬核”的态度和措施,确保特殊时期安全生产和持续可靠的电力保障。(刘波)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