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援汉医疗队:用专业和敬业书写“生命奇迹”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3月23日14:09分类:财媒聚焦

3月17日零时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收到紧急通知:再战武汉协和西院。

此时,距离3月15日他们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休舱,仅仅间隔了24小时。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在这个原来期盼着回家的深夜里,这支由171名浙大二院医疗骨干组成、已经在武汉奋战了一个月的医疗队,坚定地接下了新的任务,准备奔赴新的战场。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用专业与敬业,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书写着属于医务工作者的华章!”医疗队领队、浙大二院常务副院长王伟林说。

身着防护服的浙大二院医疗队员(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身着防护服的浙大二院医疗队员(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筑牢“生命防线”,书写“生命奇迹”

2月14日飞抵武汉,2月15日进驻医院,这支由42名医生、123名护士、6名管理人员组成的浙大二院援汉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即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ICU。随队同行的,是倾全院之力准备的呼吸机、中央监护仪、除颤仪、ECMO等重症监护室必备医疗设备,以及医疗防护物资。

进驻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后,医疗队迅速进入病房开展设备安装、功能调试、氧气管道压力测试等工作,并因地制宜进行病区改造,通过排风设备安装和通道优化,改善病区院感安全性,仅用 24小时即完成从普通病房到重症监护室(ICU)的改造工作,第一时间开始收治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争分夺秒筑牢重症监护这一“生命的最后防线”。

刚开科不久,夜间患者紧急入院,医护团队保驾护航

刚开科不久,夜间患者紧急入院,医护团队保驾护航。(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3月14日上午10时30分许,武汉协和肿瘤中心三楼的ICU里,欢笑声、哭泣声相互交织,14位治愈的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依依不舍地与浙大二院援汉医疗队告别:“是你们的精湛医术与精心护理,为我们赢得了重生的希望!”

至此,整整一个月,浙大二院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病区,累计收治69名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其中20名患者先后治愈出院,16名患者因有效救治,减为轻症,被转移至普通病房。

过去的一个月里,在ICU这个离生死最近的地方,生命的奇迹却一次次在这里上演。

经浙大二院医护团队20个日夜的治疗和护理,98岁浙江籍天文学泰斗韩天芑及85岁夫人被成功治愈。这也是浙江援助湖北医疗队截至当时收治的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2月24日上午,韩天芑夫妇因新冠肺炎病情加重,被转入浙大二院医疗队接管的ICU。当时,夫妻俩均属重症患者,且基础疾病较多,出现严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及低钠血症等并发症。

临出院前,韩天芑老人伸出大拇指,“点赞”浙大二院医护人员;吴静琳老人则连连说道:“谢谢,你们是国家的英雄!”

韩天芑夫妇“点赞”浙大二院医护人员

韩天芑夫妇“点赞”浙大二院医护人员(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30岁患者刘安2月份因胸闷气促发热,被诊断为新冠肺炎重症。她说,刚来ICU时,她需要昼夜戴着面罩吸氧,浓重的呼吸和喘气声,时常让自己惶恐,但经过抗病毒、加强营养、中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措施,她终于战胜病毒,“谢谢你们,从未放弃过我。这都是你们的功劳!”

回想起过去一个月昼夜奋战的情形,浙二医疗队员们无不感慨:“我们竭尽全力,守护好每位来到这里的患者”,“我们依靠浙大二院整体的救治能力,集合了优势学科,通过远程多学科讨论,敲定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心理康复、营养治疗等,共同努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浙二经验”闪耀抗疫“战场”

他们,仅用24小时就将普通病房改造、优化为ICU病房,当晚便收治病人。

他们,创新性地提出“六师一体”和“早期干预”理念,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

他们,应用“浙二医院院感防控方案”,确保医护人员安全。

他们,提出“两精两严”护理管理策略,精准救护重症患者,精细有序管理病区……

面对气管插管等高感染风险的有创操作,面对重症病人扑朔迷离的病情变化,面对着高强度的救治工作,浙大二院医疗队坚持前后方通力配合,因地制宜地全力开展救治工作,并先后总结了“新冠肺炎早期干预诊疗体系”、“浙大二院院感防控方案”、“六师一体”和“六个结合”等宝贵经验,显著提高了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治愈率,“浙二经验”闪耀抗疫战场。

监护室门口,院感护士督促防护装备穿戴情况

监护室门口院感护士督促防护装备穿戴情况。(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回想起一个月的战“疫”时光,医疗队队长、浙大二院常务副院长王伟林说,ICU收治的大半都是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而这两点,恰是新冠病毒致死的两大要因。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倾注更多心血,坚持一人一策,做到精准施策。

医疗队依托浙大二院本部综合实力,通过互联网把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病区、浙大二院驻地和解放路院区连起,集中各方力量对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实施早期干预、精准救治显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精准救治的同时,还需精细管理。王伟林介绍说,医疗队接管病区后,因地制宜进行了严格的流程改造,包括医疗的流程改造、护理的流程改造,并将感染防控作为重中之重。此次援鄂,医疗队将感控的“浙二经验”充分结合“武汉实际”,设立感控监督员,实施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习惯>、安全),创作朗朗上口的院感防控口诀,制度上墙、口诀在心,坚守医务“零感染”。

院感防控口诀(图片来源:浙大二院宣传中心)

院感防控口诀(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在疫情高峰期医护人员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浙大二院医疗队将团队医师职责和功能进行科学延展,要求医师、护士除了治病救人以外,还要兼顾院感、心理、营养、呼吸管理和监督五个职能,将感控医师、心理医师、营养医师、呼吸管理医师及监控医师等职责融为一体,即“六师一体”。“这一做法极大地缓解了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提高了团队作战力”,王伟林说。

此外,医疗队注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王伟林说,我们到这里以后,印了5000张党徽,每一位党员都会在防护服上贴上党徽,亮明党员身份,广大党员始终战斗在前列,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2月23日,医疗队在病区举行了简短庄严的宣誓仪式,重温入党誓词,让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抗疫一线充分发挥。

身贴党徽的浙大二院医疗队员(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身贴党徽的浙大二院医疗队员(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患者与服务至上,医者与患者同心

“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在浙大二院医疗队员的防护服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

王伟林介绍说,这是浙大二院的核心价值观,是医院150年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希望与患者互敬互爱,尽最大努力发挥我们最大的救治能力把患者治好。

在与新冠肺炎病毒抗争的时光里,在离生死最近的ICU里,浙大二院援汉医疗队全体人员践行这一价值观,不仅全力救治患者,更是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护,医患之间因此结下深厚的情谊。

ICU护理组组长宋剑平说,比起以往,在护理上,她们更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也会及时地与患者沟通、交流、互动,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这里并不孤独。

团队的122名护士,在精心护理的同时,还充当心理辅导师,帮助患者打开心结,积极配合治疗;用空余时间折纸鹤,写上祝福,点燃患者的信心;充当康复师,能早则早地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浙大二院护士对我母亲的好,连我这个女儿都比不上。母亲86岁了,多少有点糊涂,但她总是在电话中说,很喜欢这里的两个护士女孩。”一位患者家属这样说道。

出院前夜,很多患者写下感谢信,悄悄地放在护士站。气管插管、三方会诊的47岁的余友梅还对主管医生说道:“我以后要去杭州买套房子,养老在杭州,看病在浙二!”

“你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面屏,我看不清你们的样子,但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声音!”42岁的占先生出院时几度落泪。

占先生(左)与医护人员互相深深鞠躬

占先生(左)与医护人员互相深深鞠躬(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由于ICU空间有限,考虑院感等因素,不少医护人员没法到现场送患者出院,他们就纷纷通过手机视频送上祝福,“你们都是战胜病毒的英雄,你们都是最棒的!”

浙大二院领队王伟林、医务部主任张秀来、精神科主任林铮等通过视频,向出院患者送上祝福(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浙大二院领队王伟林、医务部主任张秀来、精神科主任林铮等通过视频,向出院患者送上祝福(图片来源:浙大二院)

目送治愈患者们离开的背影,看着感谢信上朴素而真挚的话语,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陆群、护理部副主任宋剑平等医疗队员们眼里满含热泪,“你们能健康出院,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陈卓琬)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