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用好“数据活水”防控疫情振兴经济涵养民生

数据如活水,涵养百业兴。新冠疫情突发而至,对社会治理形成“大考”。如何应对,既要稳扎稳打、全民抗疫,又要先行先试、智取赋能。实践中,山东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立足当下,以数据活水疏通产业筋骨,保障生产、防控疫情;放眼未来,布局新兴产业,以智能“新基建”重塑链条、强化应用,从而挖掘数据“生产要素”底层活力,为智慧山东产业振兴夯实根基。

以数汇智:“暖科技”让生活更便利、抗疫更有力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一张“绿色健康码”助你顺利出行;担心到医院交叉感染,“云问诊”为你全天把脉;减少人员聚集,5G测温远程预警;发现“违规行为”,无人机头顶喊话;复工复产、双招双引,“云招商”“云签约”在线对接。此外,还有“云旅游”“云学习”“云买菜”,能让你足不出户、生活无忧……

在山东,这些“高大上”的新科技并非遥不可及,得益于“数聚赋能”“汇智便民”的创新之举,即使普通乡村也能获得如此福利。尤其这个新年假期,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更多新兴科技如雨后春笋快速兴起。近期,在青岛,我们就体验了一把“暖科技”的情暖人心。

这是西海岸新区琅琊镇东港头村。车到村口,摇下车窗,迎面送来的是执勤人员的满面春风。“您好,请打开‘疫登记’二维码或拿出身份证,我们核实下个人信息。”按照导引,不到一分钟就办好进村手续。

工作人员说,“疫情中,防控卡口登记跑腿、多人接触、人员聚集、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要精准识别必须借助科技”。他们由此开发“疫登记”APP,前端录入信息,云端串联数据,减少人工操作,将误差有效“隔离”。伴随疫情变化,他们还是时升级,增加复工复学相关功能,从而“全覆盖”“零接触”“无死角”,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小小二维码,背后是科技,体现的是民心”。对于基层实践,青岛市大数据局局长崔卫东满心欣喜。他说,“疫情突发而至,让人措手不及,要想有效防控先要精准识别。尤其进入吃劲阶段,‘以数汇智’‘以数增信’,让‘数聚赋能’大有用武之地”。

一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也是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试金石、磨刀石,更是党委政府,尤其新兴业态部门的演武场和炼丹炉。挖潜数据活水智取战“疫”、保障经济,成为使命担当。为此,全省大数据系统从源头抓起,以信息链条串联价值链条,让初心有效落地。

首先,以问题需求导向深挖数据防控布局。“尤其疫情发生初期,各种问题相对隐蔽,依靠‘人眼识别’既不现实也不安全,借助大数据排查比对,缕析人员活动的清晰轨迹就切实必须”。山东省大数据局数据应用管理与安全处处长杨峰说,“为方便群众查询、政府管控,我们在政务服务‘爱山东’APP上更新功能,并用好视频监控平台,全方位监控医院、商超、道路交通等重点部位,让疫情防控有章可循、一览无余。”

其次,对人流物流动态数据展开是时分析。要科学掌控数据,必须全面占有信息。这方面,山东通过多部门联动,将人口迁徙、居民消费、交通物流、客货车辆、企业用电、手机信令“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数据尽数汇集。再经过比对分析、建立关系、构建模型,让管控“耳聪目明”,为决胜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两场战役”提供依据。

再次,以数据汇集深度开发推动广泛应用。“有限数据”如何深度开发产生“无限效力”,这是业界的重要课题。对此,山东一方面在各端口开设窗口,及时发布疫情动态、复工复产、政策索引相关信息,让线上线下数据“百脉汇流”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依托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对2000余项数据进行梳理,从而形成结构化、可机读的“数据包”,无条件向社会开放,让“数据活水”造福民生。

以数赋能:新科技引领新时尚,新业态造就“智生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以非常之战应对非常之“疫”,不仅考验着党政部门的价值担当,也是“有智慧”“有底气”“有办法”的新兴业态部门的能力大考。

为实现大数据精准辅助疫情防控这一整体目标,山东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切实体验和疫情防控客观现实角度出发,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操控,让“网上生活”成为未来工作的“新常态”“新体验”。

首先,梳理政务事项,让网上办事触手可及。疫情期间,重新梳理了822项省级政务服务事项,并优化申报要素,简化办理流程,从而“不走公路走网路,足不出户办业务”,让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真正融入百姓、走进生活。其中仅“爱山东”APP就新增121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优化完善280多项服务事项,使得事项总数超过1800条,吸引用户1220多万人。

其次,扩大覆盖领域,让网上办公渐入佳境。为减少因扎堆工作、聚集开会所造成的疫情风险,山东加大投入、拓展应用,建设覆盖省-市-县-乡的全方位移动办公视频会议系统,为网上办文、办会、办事打通“最后一厘米”。实践中,他们借助“云视讯”模式,推广OA办公系统、“山东通”移动办公平台和公务邮箱推广泛应用,为各级疫情防控会议调度、在线招商、视频连线提供保障。如此“见屏如面,感受不变”,让线上会议“即时通”、项目招商“心连心”。

再次,加大技术研发,使基础支撑云网互动。为打通政务云服务“绿色通道”,山东紧急增设1200余台云服务器,为全省各级指挥部和疫情防控重点部门提供保障。同时,建立健全24小时应急值守及快速响应机制,让“天上一片云、地上一张网、手中一个屏、中间千条线”有机串联、安全应用,为应对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泄密等具体问题保驾护航。

数取未来:打磨数据利器,助力智慧升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依托大数据,复工有底气。山东是制造大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复工复产、保障供应的社会诉求十分强烈,遇到的现实问题也相对较多。战“疫”期间,防控之后,如何用好这湾活水,打磨出产业振兴“利器”,就成为智慧山东智取未来的方向和机遇了。这方面,山东从两个方面展开布局。

一是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山东立足应用互联网平台,汇集并发布了近2000项可用于疫情防控、协同办公、生产服务等领域的大数据产品,让现代科技为疫情防控并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提供便利。同时,在微信“健康山东”服务号、“爱山东”APP等平台上开通电子健康通行卡,授权基层单位,如社区(村居)或工作单位核实签发,从而“掌上办事”“一码通行”,确保返岗及务工人员出得去、进得来,为产销对接、双招双引、就业创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支撑。此外,还上线“山东省企业和项目开复工备案系统”,让复工备案“掌上办、不见面”。

二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研究制定“宅经济”政策措施,培育线上零售、在线教育、网络培训、居家办公、虚拟会务等功能性服务平台企业。加快数字经济园区、科技平台建设,从而融情融智,汇聚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方面,将在2019年首批6个省级示范园区、13个省级成长型园区试点的基础上,再支持50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园区、20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平台建设。通过实践,总结思路,制定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预判设计、谋篇布局。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对于数据赋能抗击疫情、振兴经济的实战检验成果,山东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越男表示欣慰。她说,“一场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小冲击,却也化危为机,催生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风口,尤其数字经济,更是首次‘亮剑’便成引擎,托举数字山东建设高质量前行,也为我们涵养优政、兴业、惠民良好生态积蓄底气。照此以往,秉持初心、坚定信心,哪有打不赢的胜仗,哪有跨不过的山梁?”(陈志刚、马唯硕、李吉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