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研究院宁毅:只有在预防端防得住,才能在治疗端守得稳

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武汉解封,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而国外疫情刚进入下半场。美年健康(SZ,002044)首席科学家、美年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哈佛大学博士宁毅认为,疫情防控要有整体思维,只有预防端防得住,才能在治疗端守得稳。

新冠肺炎比流感更严重

在国内刚爆发新冠病毒的时候,也是处于流感病毒流行的季节,宁毅教授结合病死率、发病和流行特点分析,认为新冠肺炎一定会比流感更严重。如果新冠病毒跨过夏季的话,我们可能要学会与其共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从病死率来看,一般而言,我国流感的病死率约为1%,而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约为4%。宁毅说:“当时很多专家讲新冠肺炎病死率和季节流感接近的时候,我给出了当时全国很吃惊的3.5%这样高的估计,这可能是当时专家给出的最高估计,现在看还是略有保守。实际上,我国对新冠肺炎患者非常重视,医护人员水平及医疗设备的配置水平较高。尤其对重症患者,是倾尽全力来治疗的。目前的重症患者几乎全部集中在三甲医院救治,而常规流感主要在二级及以下的医院开展治疗。考虑这个因素的话,在流感那样的常态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会更高。因此,从病死率来看,新冠肺炎要远远超过流感,现在全球的粗病死率已经达到6%。”

同时,从新冠肺炎的发病和流行特点来看,患者往往开始时是轻症,之后大约有13%的患者会发展成重症。对于新冠病毒,所有年龄段群体都没有免疫力,感染几乎覆盖全人群,包括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成年人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而流感多在体弱的人群中流行,比如老人、孩子的感染率会比较高。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毒力降低是有可能的,这是病毒变异和演化的一个特点,毒力变强几率极低。不过现在科学上还无法预测病毒毒力的发展,这只是基于目前关于病毒有限认知的推测,在一个传播季节就降低可能性也不高。”宁毅分析提出。

防止境外病例输入是近期防控工作的重点

经过两个多月的抗疫战斗,目前中国疫情趋于平缓,部分地区开始清零,逐步实现“零”病例目标。然而,大量人口从国外入境,防控形势面临新挑战。“如果各国不是以消灭疾病传播为目标来应对疫情,那么对中国来说,防止病例和管理病例输入在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常态”,宁毅分析,“从国内经验来看,强有力的隔离和治疗能够遏制疫情,现在看,其他国家疫情防控力度没有跟上,他国的感染者正在反流到中国。”

“现阶段防控战略是内防反复,外防输入”,入境口岸成为防疫的前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新战役。如何防止境外疫情输入,宁毅提出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入境口岸;第二道是人员的隔离、管理、疏导;第三道是入境人员从隔离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工作状态。“我们还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比如说隔离人员的管理、离开机场后的追踪监测和确诊的后续治疗等,这些都是不小的压力。”

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宁毅强调,“病”和“疫”非常不一样,防控疫情要有系统和动态思维,只有在预防端防得住,才能在治疗端守得稳,要建立起整个疫情防控流水线。他认为需从以下方面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第一,建立人人预防观念。不同于病情,疫情的特点是像核变一样的链式反应,不加以预防,病人数会成倍快速增长。应对疫情,要在预防端下功夫,减轻治疗端的压力。因此需建立以防为主的观念,对民众进行明确指导,主动进行预防,切实落实好疫情预防端。

第二,把握好疫情的基本数据。我们必须把握疫情的真实情况,比如实际有多少病人、多少疑似病人,未来疫情走向如何、有多少医疗资源、有多少志愿者资源和物资供应是不是能够保证等,这样才能知道如何管理不断增加的病人。

第三,建立疫情防控流水线。控制疫情是全国一盘棋,通过流水线作业,考虑可以阻断的环节,统筹全局进行防控。要提高整个防控系统的效率,而不是单一病人、单一医生、单一医院的效率。比如,如何让新发传染病的监测系统更敏感、更实用,如何在社区发现疑似病人,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处理,医生怎样接诊,护士怎样处置病人,怎样进行隔离,以上各个环节恰恰是流水线作业的各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指导,综合起来便建立起了一个早期的传染病防控预案。

第四,加强民众健康教育。长期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包括从民众到各个级别卫生从业者的公共卫生教育,在民众层面需加强预防疾病基础知识的科普、强化应急教育等。这是一场公共卫生战争,需人人参与、职责明确,人人参与的过程也是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过程。(邓侃)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