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交通再发力 拓宽百姓幸福路——重庆渝北以大交通改善大民生纪实

图片1

南北大道北延伸段施工现场(唐春琳 摄)

一直以来,重庆市渝北区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以大建设推动大发展,以大交通改善大民生,创造高品质运输服务,努力实现交通惠民的目标,用一件件看得见、得实惠的实事,不断提升着居民幸福指数,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

据了解,去年以来,渝北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增长到67.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在充分发挥机场路公交专用道作用,试点打造主城首批干线公交,开行大站快速公交线路68、69路,运营效率提高20%以上的同时,启用了环湖雅居、鲁能城、沙坝等公交首末站。开行了600、670、693、696等8条公交线路,解决了全民健身中心、黄炎培中学、中央公园以东、空港佳园等地区群众出行问题。调整优化693、694、865、965线路,实现了区内所有轨道站与公交站的无缝连接,轨道与公交的换乘更加方便快捷。绕城高速外新增调整公交线路10条,统景、大盛、茨竹、洛碛、大湾5个镇开通公交,全面实现了“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农客”目标。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激发全区交通活力

2月29日,位于渝北区境内的南北大道北延伸段和两江大道北延伸段项目正式复工。建成投用后,渝北区内将再添2条主干道,两江国际影视城、际华园、统景温泉等多个旅游景点将被串联起来。

“南北大道北延伸段和两江大道北延伸段是渝北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同时也是市级重点项目。”据渝北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地衔接起保税港区、木耳、兴隆、茨竹、四川邻水、石船、统景、大盛等地区,盘活该片区土地、旅游等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进一步加强川渝相关产业合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目前,这两个项目已基本完成土石方开挖、路基填筑、排水设施修建工作,正在进行控制性工程以及路基水稳层等的施工。两项目计划于2020年底实现通车目标,为克服疫情影响,后期将通过优化工期安排、合理组织人员等举措,确保今年底实现通车。

重点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桩基。去年以来,渝北区全力服务市级重点项目,积极协调服务铁路枢纽东环线、机场支线、黄茅坪支线3条铁路和合长、南两、渝长3条高速公路扩能,保障工程进度达到市级目标。进一步完善交通项目库,注重统筹协调,力争将更多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港口等交通项目,纳入国家和全市“十四五”交通规划之中,纳入交通强国试点。同时,全速推进区级交通项目,完成“十纵十横”骨架路前期工作580公里,开工建设200公里,南北大道北延伸段、两江大道北延伸段、龙胆路、S536茨竹至长寿界等项目推进有序,渝涪二线洛碛货站进场道路、G210玉峰山至鱼嘴段主体完工。洛碛码头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渝邻快速通道完成1:500地形图测量、勘察设计。完成南北大道综合养护服务区二期工程,完成新草统路大桥栏杆美化及文化打造,实施夏家坝垃圾转运站进场道路整治。

 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多亏政府修了路,我才住上了新房。”今年初,大盛镇东河村四组村民田时旭搬进了新房。他激动地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大盛镇到东河村的“四好农村路”通到家门口。

大盛镇是渝北区较偏远的镇。该镇东河村有11个组,5个组的通组公路没硬化。村民出行非常不便,虽然到镇上只有6公里,走路也要一个多小时。田时旭的儿女、孙子(女)等近20口人,虽都生活在重庆主城及周边,但这10多年来,一家人就没真正团圆过。

“家里房子太小、太旧了,一次容不下这么多人。”田时旭说,逢年过节儿女、孙子孙女们轮流回家探望自己,基本不过夜。2018年初,已成家的儿孙们拿出20万元给老人建新房,但田时旭家门口的路是一条土路,建房所需的材料只能运到离家1公里外的主路上,再由人工或马转运。这近1公里的路,转运费就要花近2万元。一次,为节约运费,老人的儿子试图把拉砖货车开到新房子处,结果路上翻车了,儿子也受伤了。之后,房子就停建了。

改变发生在去年10月。渝北区正式启动了该村“四好农村路”建设,并于12月底建成。“原本规划主路只有6公里,为方便村民出行,修了更多通往村民家门口的支路,一下子多修了2.3公里。”渝北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路修好了,田时旭家的新房重新开建,车也可以开到家门口。农村公路缩短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更缩短了贫穷与富裕之间的距离。截至目前,渝北区公路总里程达2978.5公里,其中“四好农村路”2572.6公里,涉及11个镇6个街道,2019年底村民小组通畅率达100%。

近年来,渝北区不断加大“四好农村路”的投资力度,针对农村公路先后提出“硬化路村村通”“通组硬化路”等目标,大力实施生命防护“三同时”(生命防护、绿化等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组织验收),累计完成硬化路1342公里、新建泥结石路407公里。随着建设成本不断增加,渝北区建设标准稳步提升,4.5米宽硬化道路由原来的50万元/公里调整为90万元/公里,6.5米宽的由原来的85万元/公里调整为135万元/公里。

同时,为管好农村公路,渝北区还进一步优化了管理体制,建立区、镇、村分级负责、权责统一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管理体制、全面推进“路长制”管理模式。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城市要发展,公共交通须先行。

它不仅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浓缩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历程。去年4月,渝北在全市首次开通2条川渝跨省农村客运班车线路,实现一车直达,让渝邻两地7万余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据了解,位于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的高滩园区是“川渝合作示范园”,这里投产的企业70%以上都在为重庆做配套,里面的员工很多都是重庆人。家住渝北两路的刘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主要负责为高滩工业园招募人才等工作,但此前上班途中的车辆换乘,是他每天最为头疼的事情。

刘先生说,高滩镇与茨竹镇相距13公里,两镇之间由一座方家沟桥相连。因高滩镇属于四川省,茨竹镇属于重庆市,两地一直没有开通直达客运班车,两地的客运班车抵达方家沟桥就需返回,往来川渝两地的村民只能在方家沟桥换乘,短短13公里路,需要花1个小时左右。

但如今,川渝跨省农村客运班车开通后,刘先生可以从茨竹镇乘坐跨省农客,直达工业园附近,步行几分钟就到园区,不仅不用转车折腾,时间也节约了半小时左右。

“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我们从前年就开始筹备开通跨省农客。在川渝两地运管部门共同支持下,我们和邻水县银烽公司一起开通了‘渝北区茨竹镇——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渝北区茨竹镇——四川省邻水县子中乡’两条跨省农村客运线路,每线运行4辆,均为19座中型客车,每天的运行时间为6:30至19:30,每10分钟发班。”公运集团渝北分公司经理尹国峰介绍。   (欧云霄)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