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普及智能电表知识 让消费者“明白”用电

5月19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电力)“电能计量开放日”活动在成都举行,来自社会各界代表通过实地参观、专家座谈、科普短片放映等形式,近距离了解了电能计量检测、校验过程,体验了智能计量在居民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为电能计量开放日活动现场)

四川电力计量中心是该公司最高计量技术机构,一只小小的电表从这里出来,要经过供货前的定样检测、性能试验,到样比对、到货后的抽样验收,再到逐只全检验收、抽样复检等“五道关口”,才能进入消费者家中。期间,会进行材质、型式、元器件及功能等11类65个项目的检测和验收,全过程采取自动化操作。

据了解,智能电表在第三代电子式电表基础上,新增了数据的存储、处理、通信,以及事件记录、分时计量、费控等功能,其技术更先进、计量更准确、信息更安全。

目前,四川电力在运行电能表3357万只,自2010年该公司为居民无偿换装后,智能电表已达3354万只,覆盖率为99.92%。每只智能电表都实现了远程采集,全口径自动采集成功率99.6%,已基本实现智能电表“全覆盖、全采集”。

(图为社会各界代表参观计量中心)

在参观过程中,面对参观者提出的“智能电表是否跳得更快”、“电表运行产生的电费算给谁”等诸多疑问,计量中心工作人员都给出了详细解答。

智能电表只会更“准”,不会更“快”。早期的机械电表由于长期使用磨损,灵敏度变低,会导致计量逐渐失准,出现“走慢”现象,而新换的智能电表更加准确,会给用户造成更“快”的错觉。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逐渐增加,耗电量也会相应增加。2013年至今,计量中心还未发现1只智能电表误差超差。

智能电表自身运行会产生电流,但不会计入居民电费。根据国家技术标准,智能电表在设计上,会将自身用电损耗计入电网传输损失,并由电力公司承担,不会将其转嫁给居民。若将电表“出线”开关断开,会发现电表的液晶屏、指示灯仍在用电显示,但电表却不会走字。

智能电表数据不会被人为篡改,除非故意破坏。经检定合格的智能电表,会进行极高安全等级的秘钥下装;电表厂生产的每只智能电表,也都贴有“出厂铅封”,从软、硬件两方面确保了电表数据的安全。同时,智能电表在设计制造方案上,就保障了电表在出厂后,任何组织、个人都不具备调整电表误差的技术能力。

据悉,智能电表的普及,还能引导居民和企业节约用电。通过智能电表大数据分析,可区分出用电“峰谷期”,适当调整用电时间和结构,在“低谷期”用电可大大节省成本,使居民、企业、电网系统均实现高效经济运行。此外,良好的用电习惯也是节省电费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随着智能电表的广泛普及,计量中心将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持续开展计量用电数据自动化分析、用电需求、计量故障在线监测等功能应用,为实现供电单位和用户智能双向互动服务,提供信息基础。(曾俊鹏、伍俊舟)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