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开花 杭州聚焦跨境电商助力外贸复苏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海外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跨境电商在传统外贸下滑趋势下呈现逆势增长。近日,杭州围绕做强“新电商”,在人才培养、平台运营、赋能实业等方面推动跨境电商成为外贸突围的关键点。

产学结合 人才输送

作为电子商务之都,杭州持续重视电商人才的培养,出台多项政策,以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分层培养、人才引进等多种形式推动电商人才向杭州集聚。近年来,杭州更是聚焦在跨境电商这一细分领域,由浙江工商大学与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办、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共同创办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学院——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

跨境电商人才不仅需要传统的外贸知识和外语能力,还要具备海外市场分析能力、海外文化理解能力、跨部门跨国界的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据《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已达450万,并以每年30%的增速扩大。

“从电商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重点也从培养电商加管理人才进化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跨境电商理论基础、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跨境电商精英人才。”浙江工商大学校党委委员、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跨境电商学院)党委书记丁一志表示。

跨境电子商务微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跨境电商理论和实践、跨国经营与管理、跨文化交流和跨域创新创业等四个模块,并开设若干专题讲座。除校园老师授课外,浙江工商大学还设立“超级实习生”项目,学生将进入企业,完成从选品到供应链协商到海外销售的完整商业流程。

“由于是中外混合班,学生的外语能力是选拔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执行院长伍蓓说,目前已有500多位大学生报名,有不少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苏为华表示,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是国内首家服务“一带一路”的跨境电商学院,将力争建设成为跨境电商学院的全国性标杆。

直播闭环 扬帆海外

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平台流量的积累,直播带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今年更是成为最为活跃的一个风口。

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省直播电商拉动了900亿元消费,累计有55亿人次观看直播,全国前10的MCN机构,浙江占到7家。创始于2012年的米络星集团就是这条赛道上的先行者。

“虽然是以娱乐起家,但和其他的直播平台相比,我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完整的供应链生态。”直播生态链上游为供应链、中游为直播机构、下游为电商平台,在米络星集团董事长刘琼眼中,米络星不仅是一个直播渠道,更是一个MCN和SaaS平台,致力于为旗下主播解决带货产品、电商培训、私域流量变现等系列问题(指MCN);同时也为各产业提供直播赋能(指SaaS)。

2017年起,米络星将版图从杭州扩张至海外,在国内和美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10多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将直播模式移植到海外。

“KK直播”是米络星旗下聚焦中青年用户群体的社交娱乐直播平台,以主播达人的才艺技能为运营切入点,延伸至生活、文化、电商等各个领域,打造内容壁垒,实现直播变现。“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人口红利,并且和中国的市场较为相似,‘KK直播’的模式可以较好的复制到这些国家,以直播和短视频积累用户,再通过打赏和广告变现。”刘琼表示,“因为有成熟的运营体系和手机直播技术框架,短时期内我们就可以开拓一个海外市场。”

据了解,“KK直播”海外版“StreamKar”在2020年一季度实现充值流水环比增长16%,充值人数环比增长30%,季度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长20%,季度开播签约主播数环比增长33%。

赋能实业 助力转型

跨境电商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制造企业缩短贸易链条,直接面对国外市场,推广自主品牌提供了有效渠道。

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手工具龙头企业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2015年是巨星科技开启跨境电商业务的元年。依托于完善的线下跨境渠道和日益增多的线上购买需求,巨星科技通过亚马逊“全球开店”开启跨境电商之路,并成功建立起 WORKPRO、Goldblatt、EverBrite等多个手工具、户外工具品牌。

“截止今年5月,公司跨境电商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70%以上。”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锋推测道,“全年该渠道销售额将占总销售额的15%以上。”

高速的业务增长来源于存量业务线上订单增加及防疫产品业务开拓。手工具、激光测量仪器、工业存储箱柜等产品为生活必需品,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受疫情影响,不少海外消费者选择线上购买工具后自主操作,带动了跨境电商渠道销售额的增加。

“客户源是巨星科技快速开拓口罩、测温枪等防疫产品市场的基础,原来向我们购买工具的厂商成为了下单防疫产品的主力。”李锋表示。春节前后,巨星科技积极调转方向,利用成熟完备的海外市场销售渠道,开拓防护用品业务,订单金额超亿元美金。

跨境电商还推动了巨星科技的自主品牌建设。从层层贴牌到自主品牌直接出售给消费者,产品的价格降低,但公司获得的利润不减反增。2019年,公司自主品牌的销售收入合计超过23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00%,占比达到35%。(余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湛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