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集团工匠系列三十:李超——善于“弯道超车”的“超人”

改变是如何发生的?人们普遍说不清楚,对于李超而言,学会弯道超车是他实现改变的捷径。2015年加入集团,五年时间,从一个懵懂“菜鸟”一路“打怪升级”段位升级到零售事业部发展优化与考评处主管,谈及这五年的改变,长时间的思考后,李超最终落到“敬畏”这两字上。

机缘巧合的相遇

“我是2015年从沈阳万科离职的,当时我老婆在泰州,所以就来这边了。”谈到当年的初衷,李超颇有感触,“从北京到泰州的火车上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遇到一位泰州老爷子,当他得知我要去泰州找工作时,就跟我说‘泰州也只有中国医药城和扬子江药业规模大一点,你可以去看看’,也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来扬子江面试的,想来看看这个让路人都推荐的企业到底有多好。”

保持这样的憧憬和情怀,经过严格的面试,李超终于“圆梦”。“这个过程很曲折,刚面试完我就觉得完了,肯定不会录用我了,当时都想着重新找工作了,就在我决定放弃的时候,集团的人事给我发来了录取通知,心情真的像过山车一样。”

也就是火车上的偶遇,才有了之后这五年的难忘时光,在这五年里,他先后获得4次集团年终先进个人、1次年终劳模、1次最佳执行团队、1次模范带头奖。

“其实刚入职时候,还是有点慌的,因为了解了才知道集团的实力不止那位老爷爷说的那么大一点,后来在工作中慢慢去摆正自己的心态,慢慢的成长,从一开始的科员兼职讲解员到现在的主管,我觉得除了业务的提升外,最大的就是心态的变化,变得更具有‘敬畏心’了。”回忆这五年的时光,李超感慨道。

与众不同的氛围

“这几年的感受扬子江与外企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外企你是为别人打工,但在扬子江你是为自己打工,外企更多的是规范你所有的动作,但扬子江是目标导向,目标在那,如何达到,那就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2019年校企合作项目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与各大高校建立联系,培养人才同时也向集团输送人才,但项目刚定时,李超的团队都没有经验,都无从下手。

“当时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或者案例可遵循。所以将权利下发下去,让团队的同事结合各自负责区域的实际情况,自己去谈,去推进。以办公室朱艳为例,她对于这个项目的推进工作,在没有条条框框约束的情况下,她自己去联系学校,谈合作项目,与学生沟通,召开宣讲会,参与招聘会,邀请学校师生到企业参观,各项工作都非常积极,推进的有声有色。她用她的认真、决心去影响整个团队,给予大家思路的启发,带动大家积极去推进项目,这样的氛围在以前的公司是没有的。”谈及团队,李超颇为骄傲的打开了话匣,“刚工作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后来觉得自己无所不知,之后通过与团队协同合作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就算人家是基层员工,他们身上依旧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要对每个人怀有一颗敬畏的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才能团结同事,推进项目。”

“其实不仅团队氛围是这样,整个集团的氛围也是这样的,就拿领导来讲,以前在万科,王石、郁亮这样的人对我们基层员工而言,只是一个名字的存在。但在扬子江却不一样,无论是早上在集团跑步,还是在食堂吃饭,经常能碰到老板,有时候他还会询问你近况,整个氛围很轻松,也能近距离的去感受这个企业‘舵手’的魅力。”

张弛有度的管理

“对于人员管理,我觉得要做到三方面,认可他们的业务能力、相信他们的潜力、及时沟通想法,最终落到‘尊重’这两个字上,同时,要做到原则问题上严把控,小事上给大家能动的空间。”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尊重体谅,做到有标准可依照、有目标可追赶、有制度可约束、有奖励可激励,这正是李超管理团队的标准,也正是这样的标准大大降低了部门的离职率,稳定了人心。“团队的稳定和领导的付出离不开的,王晓兵总监负责我们这边后,梳理了业务范围,开辟了新的晋升渠道,树立晋升标杆,让团队的每个人都看到了希望。”

在为人员谋福利同时,李超在管理上严格要求的原则也不放松。“因为在职场负能量就像传染病一样,传播速度几乎可以呈指数级上升,所以当发现一个人有负面情绪时,首先要私下和他沟通,了解是不是我们哪方面没有做好导致他的不愉快。在私下沟通时,就要聊好下一步他的改变,然后在工作过程中去观察他是否还是把负面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影响团队,如果还是不改正,那就根据制度,进行淘汰。”李超严肃的说道:“团队管理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学习更多管理知识、业务能力,确保团队更稳定、业务更高效。”(高敏)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