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宣传——警惕银行卡非法买卖、新型网络诈骗

拒绝出租、买卖银行账户

根据人民银行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银行对经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的单位和个人,组织购买、出租、出借、出售银行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的单位和个人,5年内停止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3年内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同时,人民银行还将上述单位和个人信息移送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对于因身份被不法分子冒用开户的,应及时向银行出具被冒用身份开户并同意销户声明,由银行办理销户手续,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阿中阿信温馨提醒:

银行卡及其账户只能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买卖银行卡行为将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巧识别,防诈骗-常见的网络骗术介绍

近年来,网络、电话、短信和街头骗术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升级版”。这些骗术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稍不留神就会落入骗子圈套。准确识别诈骗手段,才不会上当受骗,阿中阿信收集了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分别向各位逐一道来。

诈骗手段:电视欠费诈骗骗子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否则将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线电视并罚款,部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

诈骗手段:购物退税骗子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诈骗手段:猜猜我是谁骗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或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诈骗手段:破财消灾诈骗骗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随即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诈骗手段:冒充领导诈骗骗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室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王亮)

更多的诈骗手段,请留意后续介绍。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