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戏 家国缘 7000万粉丝云聚 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落幕

由中宣部、文旅部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的“古今戏 家国缘 ”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日前圆满收官。活动弘扬国粹、传承经典,七千万粉丝云聚网络,共享33场古今大戏视觉盛宴。江苏今世缘酒业全程支持。

汇聚九州古今戏百花齐放庆双节

此次网络展演在中秋国庆前夕持续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戏曲是中华文化瑰宝,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剧目丰富,京剧、豫剧、粤剧、琼剧、沪剧、藏剧、秦腔、黔剧、川剧等大江南北27个剧种同台辉映,33场剧目连日直播,令人大饱眼福。优秀剧目中既有源于《汉书》的古老故事,也有讲述上古时期套住马头天王的意卓拉姆、大唐诗人李白、元末明初的血泪传奇;既有歌颂辛亥革命时期的傣家百年英雄,也有井冈山时期余音绕梁的红色赞歌;既有为精准扶贫鼓与呼的优秀作品,也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图为参演剧目郧剧《黄连花开》剧照

网络戏曲初体验千万粉丝入戏深

9月7日,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首演。剧中,文化站临时工田桂花凭着文化人的自信与追求,将古老的铜鼓融进新时代、新生活。一句“打出鼓声不落、文明不破、乡愁不绝、梦想不断的新时代新生活”引发共鸣。仅在新华社“快看生活”快手直播间就被点赞100多万次。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艺术创作部副主任刘世臻评价,田桂花的扮演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壮剧演员哈丹善于抓住人物特征,通过长期生活积累,加上自己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塑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乡村文化人形象。

9月8日,以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黔剧《天渠》播出。该剧讲述了在崇山峻岭包围着的贵州团结村,村支书黄大发带领乡亲们向悬崖发起挑战,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用自己的双手彻底改变命运的故事。荡气回肠的精准扶贫壮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9月9日,郧剧《黄连花开》吸引400多万粉丝观看。秦巴山下,农村妇女黄莲花带着公爹改嫁的故事感人肺腑。荆楚大地上,奏响了一曲大爱和大孝的赞歌。

源于唐代的福建地方剧种莆仙戏《踏伞行》9月11日上演,生旦演员抢伞、留伞、踏伞、跪伞等一系列表演精彩纷呈,让很多观众第一次感受到这一古老剧种的魅力。

图为参演剧目莆仙戏《踏伞行》剧照

9月13日,近600万网友在新华社“快看生活”快手号、“快看”微博、新华云直播等平台,守候婺剧《忠义九江口》。“大江滔滔水连天,涌出丹心一片,独舟孤帆渐已远,余留豪壮诗篇……”经典的婺剧大戏,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图为参演剧目婺剧《忠义九江口》剧照

9月14日,中国五大戏曲之一的河北评剧《咱家老李》直播。老李没有经天纬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石破天惊的豪言壮语,只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基层干部。国家一级编剧刘兴会认为,该剧风格朴实风趣,情节细腻感人,结构流畅完整,人物性格鲜明,演员阵容整齐,独具特色,塑造了一组有生活气息的农民形象。

9月22日,龙江剧《这片黑土地》中,深沉激越的三弦伴着老人沧桑的嗓音,娓娓道出绵延不绝的《黑土地》之歌。这出地地道道的农民戏,展现了几代人对黑土地的深情、眷恋与坚守,新华社“快看生活”快手直播间得到150多万点赞量,总体观看人数达到350万。


图为参演剧目婺剧龙江剧《这片黑土地》

戏曲余音不绝家国情怀延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亟需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发展壮大。33部戏曲、27个剧种,3960分钟,再现的是古今大戏,延续的是家国情怀。尽管展演活动已经落幕,许多观众还沉浸其中,在京剧《锁麟囊》中体悟“富贵无种难依傍,人生变换太无常”的多变人生,在《状元与乞丐》的天津评剧中感慨“书生自古千秋泪,真理还须问剑芒”……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