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分享诗词文化 茅台向世界展示中国酒文化魅力

11月12日,由贵州茅台集团、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共同主办的“诗酒趁年华”茅台“曲水流觞”诗歌故事分享会在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镇举办。在分享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品酒论诗,讲述诗酒文化,交融诗情酒意。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著名诗人庞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谷未黄,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代永,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新华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宗焕平,新华社贵州分社副社长何天文等嘉宾出席本次分享会。

吟诵诗歌 领略诗酒文化之妙

5月25日,2020茅台文学社诗歌故事征集小程序“茅台文学社”正式上线,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在全球开展大型征集活动。在为期20天的活动中,共有127万人次参与。经过公平、公正、公开地角逐,在诗歌、故事、古体诗三个奖项中,最终23位选手的作品脱颖而出。其中,由元业创作的《茅台酒,曲水流觞中千年可触的有温时光》获得了诗歌组第一名,由公孙千里创作的《一瓶見证爱心传递的茅台酒》赢得了故事组第一名,由驴背诗人创作的《饮酒二十首并序》获得了古体诗的第一名。

在活动现场,获得诗歌组、故事组、古体诗组三个组别前三名的获奖选手,分别吟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分享故事,并讲述了诗歌创作背后的故事。

每个组别的获奖选手吟诵后,叶延滨、庞培、谷未黄等多名知名诗人对作品进行点评,让现场观众进一步感受并体验诗酒文化。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对获奖选手吟诵的诗歌一一进行了细致点评,并对获奖年轻诗人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诗歌追梦者将中国传统哲学、个人体验融入诗歌,并不断创新,克服创造道路上的困难,将诗歌发扬光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著名诗人庞培从专业的角度对获奖选手的诗歌作品进行了点评并给出建议,鼓励诗人们创作出形式、内容更佳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谷未黄表示,被故事组获奖选手讲述的茅台与父亲、母亲的故事深深打动,选手故事中所讲述的“茅台当中有幸福的味道”,让不胜酒力很少沾酒的他有了闻一闻、尝一尝茅台酒的想法。

据征集活动负责人介绍,举办此次“曲水流觞”诗歌、故事分享会,旨在催生出更多充满正能量、深受群众喜爱的诗歌精品,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诗歌文化的风采、酒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诗情酒意 诠释诗酒文化传承与创新

自古以来,文载酒兴,酒佐文盛,诗歌与白酒有着解不开的缘分。“曲水流觞”诗歌故事分享会,以弘扬中华优秀诗词文化为引导、以移动新媒体方式传播、以线下“曲水流觞”分享会方式,让观众品味诗中之情,领略诗酒文化之妙,并了解茅台酒的大国工匠精神,多维度诠释茅台酒和诗酒文化在历史中的传承与创新。

叶延滨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加优雅、高雅的生活,诗歌也日渐成为大众熟悉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此次“曲水流觞”诗歌、故事分享会,让不少优秀的诗人在这个平台崭露头角,他们写出优秀的作品,丰富了我们的诗酒文化。参与活动的诗人和作家,通过这个平台展示他们的才华,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作品,从而推动了中国诗歌的传承和发展。

著名诗人庞培说,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级别的诗人参与进来,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创新诗酒文化,创作出更多诗歌精品。

曲水流觞 推动中国白酒名片香飘世界

《诗经》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古时,鹿鸣宴意指天子觅才、重才之宴。在活动现场,特设以“文化茅台,香飘世界”为主题的鹿鸣宴,邀请叶延滨、庞培、谷未黄、宗焕平四位诗人畅谈诗酒传承故事,为茅台文化、中国白酒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建言献策。

“茅台‘曲水流觞’诗歌故事分享会是中国文化与价值观的一次生动体现,也是白酒企业参与中国传统继承的一个成功案例。”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代永表示,茅台酒的卓越品质就像一流诗歌的质地一样,是中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茅台人酿酒如写诗,是对中华民族诗性精神的传承。希望借助本次活动,从茅台文化基因里寻找奋进的力量,为大众营造越来越好的文化氛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新华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宗焕平指出,茅台是中国酒文化的集大成者,凝聚着“诗与酒”的合力,期许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白酒的风采。未来,新华社方面将继续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强大的传播渠道和高端的智库力量,依托新华社旗下各专业机构形成的“民族品牌工程”综合服务体系,精心为茅台提供服务,不断提升茅台品牌美誉度,并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讲好“文化茅台”故事,推动茅台这张中国白酒的靓丽名片走向世界。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以诗人和作家的身份分享了对这次活动的感悟。叶延滨表示,本次活动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学事业的兴旺,参赛的作家则通过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中国诗酒文化。“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茅台酒作为高品质白酒的代表越来越被世人瞩目;随着中国人文化程度的提高,诗歌也日益成为大众表情达意的工具,这是国家兴旺的标志。希望前方是诗歌,前方有茅台。”(分析师胡倩茹)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