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加“财化” 一“沟”破两难

山坡上一排排蔬菜大棚内的有机蔬菜长势喜人,通过管道输送上来的水经滴灌系统保证了作物的灌溉。山上的荒坡被整理成阶梯状,苹果、海红果等树木茁壮成长。这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土沟乡榆立洼村推进黄河流域沟域治理的一个缩影,昔日的荒山土沟正在成为老百姓增收的“金山银沟”,而沟域治理也成为河曲县破解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两个难题的关键。

河曲县荒坡上的蔬菜大棚

河曲县位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沟壑纵横,65%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沿岸,水土流失面积最高时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2%。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015年,全县贫困发生率20.1%,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河曲县面临着生态保护、脱贫攻坚、转型发展交互叠加的多重任务”,河曲县县长任鸿宾表示,河曲县坚持以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为抓手,大力推进沟域治理,坚持绿化、脱贫有机结合,在改善生态环境,守护母亲河的同时,不断推进脱贫攻坚,改善人民生活。“要让老百姓在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得到实惠,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2017年开始,河曲县选定了3条沟域作为试点。在推进沟域治理的过程中,河曲县通过政府投入、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集中投入综合治理,坚持“绿色打底”、市场取向原则,将治理与建设、改善与发展、集体利益与农户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治理后准备栽种林木的山体

目前,3条试点沟域共造林5.6万亩,占沟域总面积70%,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9万亩。逐步形成了有机农业、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人均增收6500元以上,3条试点沟域内245户55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2020年,在3条试点沟域的基础上,对全县14条入黄沟域进行了规划治理。发挥政策集成、投入集合、项目集结、产业集聚等要素作用,努力实现增绿、增收、增效相统一。”任鸿宾说。

据了解,近年来,山西省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瞄准减少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创新推进购买式造林等“十大机制”,全面加快国土绿化步伐,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脆弱面貌。从2016年到今年5月,全省累计造林完成近2200万亩,其中黄河流域完成2100多万亩,逐步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同时,山西省向黄河的年输沙量也由上世纪末的1.2亿吨减少到目前的1700万吨,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进一步增强。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