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原来还有这样的油

“我最发愁的事,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因为亏本不再种油菜,最后咱中国人的‘油瓶子’却是攥在外国人手里。”每次遇见王汉中,只要聊起油菜,平时笑眯眯的他,总会不自觉地“愁上眉梢”。(王汉中,国家油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

从菜籽油的情况也看到中国油脂环境的一个缩影。记者得到两组数据,也印证了专家王汉中的“忧愁”:我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目前已突破3000万吨,但国产食用植物油产量却常年徘徊在每年1000万吨左右;致使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只有约30%,60%以上依赖进口,严重威胁着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农业部门工作了30多年,和王汉中一样,他对我国食用油安全的忧虑已非一日。“油料已成为我国对国际市场依存度最大的大宗农产品。”陈萌山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1993—2013年,我国植物油消费量从763万吨增长到3081.4万吨,增长了303.8%;人均年消费量从6.4公斤上升到22.8公斤,超过世界年人均20公斤的水平。与此相反,近5年来,我国油料(含大豆)播种面积基本在3.3亿亩左右,产量在4700万吨左右,植物油年产量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

食用植物油供需的缺口逐年增大,导致我国油料和植物油进口剧增,对国外的依存度迅速上升。2012年我国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净进口466.5亿美元,是造成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目前只有约40%。我认为,40%已经是维持社会基本需求的红线,是保证我国植物油供给基本安全的底线!油料供给60%以上依赖进口,目前看来积极开发不与粮棉争地的特种油料资源,对缓解我国食用油料短缺问题很有意义。”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何东平说道。

因此,在草本油料已经遇到瓶颈的情况下,近年来国家对木本油料日益重视,先后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其中记者注意到核桃油这个产业默默的崛起。查阅资料以后发现,这个油不简单。

相对于我们常见的大豆脂肪含量约为20%而言,核桃品种油脂的含量高达62%,是个极具潜力的木本油料原料。中国的核桃产量占据世界的60%,年产量超过400万吨,为何这么高产量的原料,如此高的含油量,却一直没有批量规模性的用来榨油解决我们的食用油缺口呢?

带着疑问,记者从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何东平会长了解到,阻碍核桃油发展的第一个因素是压榨技术。核桃油属于木本油料,现有的高温压榨技术对核桃油的提取会破坏核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92%,这个是核桃油的重点特色,如果这个破坏掉了,这个油脂也就没有意义了。阻碍其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出油率低原料成本较高。

何东平教授表示,目前已经有一家云南东方红企业已经攻克掉这个问题,采取了行业领先的一个技术“低温物理双压榨”,能将温度控制在常温的状态下,保持核桃原有营养品质。该企业产的御福年牌核桃油就是首批使用该技术的产品。希望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企业,能为中国人的餐桌问题努力攻克难关,将中国的“油瓶子”握在自己手里。

不得感叹,日常生活普普通通的财米油盐中,尽管蕴含了激烈的背后竞争,但也有默默做贡献努力的中国企业;也还有这么厉害的油,能成为中国人解决食用油缺口的一个重要角色。

古往今来,餐桌上的战争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吃油这个事情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为了任重道远的“油瓶子”,更多发展木本油料,以御福年核桃油为代表这样的中国品牌崛起,就是我们中国油脂的希望。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