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扬子江以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建强,发展强。作为我国3200万民营企业之一,扬子江药业坚持党建引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大创新力度,激发活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发展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始建于1971年的扬子江药业,经过49年时间,已成长为下辖20多家子公司、拥有员工16000余名的公司。扬子江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镜人表示,企业越大越了解到党建的重要性,“如果只谈业务,不抓党建,就会失去方向;如果党建工作脱离业务工作、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徐镜人介绍,为了加强管理,扬子江药业党委全面推行“把支部建在生产发展第一线,建在经营上,建在产业链上”方针,实行“党小组进车间(班组)”,“驻外党组织双重管理”等管理措施,做到市场开拓到哪里、子公司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不留空白点,所有单位和全体党员一个不漏纳入党组织管理。目前,扬子江已形成9个党总支、49个党支部,党员1200余名。

“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和党的政策同向、和国家命运相连。党建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有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和成长。”徐镜人说。

打造高标准化发展格局。作为连续6年位居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第1名的标杆企业,扬子江贯彻“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发展方针,打造4个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导制定的5项中药材国际标准录入《欧洲药典》。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自2005年以来,蝉联全国医药行业QC成果评比一等奖总数“十六连冠”;2015-2020年,参加世界质量管理小组大会,共获得24个国际QC金奖。

徐镜人说,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贯穿于药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在药品设计、开发、注册、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阶段都要实施风险管理。目的在于通过前瞻性或回顾性的风险评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或纠偏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药品的质量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对药品实施风险管理,是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以中药为例,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民族产业,虽然近年来已取得较大进步和发展,但总体来看,当前的中药生产制造控制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徐镜人说,2017年,中药行业规模总资产达到8000亿元规模,涌现了数十个年销售额过10亿元、数百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成药大品种,但中药材原料多样,成分复杂,其生产制造涉及药材储存、前处理/炮制、提取、分离、纯化、制剂等工序,以及原辅料、中间体、成品的仓储管理等环节,导致中药制药装备与控制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均一性稳定性差。“提升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提升中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徐镜人说。

在此背景下,扬子江依托旗下龙凤堂中药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智能装备、制造执行、资源计划管理等关键技术在中药流程制造领域的应用,建立起以质量管控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的国际一流的中药流程制造智能工厂,并逐步实现对中药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开展标准化研究。

高标准只是扬子江的一大步。对于后续规划,徐镜人表示,扬子江将进一步加速推进具有扬子江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包括持续引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且能填补集团空白的特殊剂型产品或具有技术壁垒的高端制剂,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力;加强中成药的学术营销,同时发力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海外市场开拓;推进FDA认证分项目申报;提升GMP管理水平。

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扬子江们”正在成长,民营经济发展再度腾飞。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32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7600万户,占我国企业总量的90%以上。其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