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盐碱滩上的新答卷——探寻黄河之美

九曲黄河在河南兰考拐了最后一道弯。

曾几何时,“风沙、内涝、盐碱”成为长期制约兰考经济发展的“三害”。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整治“三害”的事迹感人至深。而今,在焦裕禄治理过的土地上,兰考人民推进生态与特色产业和谐发展,脱贫致富,交上了一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139617496_16088569755631n

兰考黄河滩区的苜蓿田在收割。资料图片

黄河在兰考境内长只有25公里,却是历史上决口最多的地段。1171年到1949年的700多年间,黄河兰考段决口泛滥达140多次,古道断堤遍布全境,形成上百个风口,再加上整体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盐碱含量高。

139617496_16088569938601n

兰考黄河滩区的苜蓿田在收割。资料图片

“我们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解决黄河滩区历史沙化问题的‘绿色钥匙’,推进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打造了全产业链绿色生态体系”,兰考县畜牧局局长孔德法表示。

近年来,兰考因地制宜推进饲草种植产业化发展,再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助力集体经济发展,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民成了产业工人。现在农民一个月的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补贴等,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139617496_16088570126161n

苜蓿田中的大型自动灌溉设备。资料图片

2017年,兰考在国内首批、河南第一个退出贫困县序列。之后,兰考大力探索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现在的兰考,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泡桐树幼苗已然枝繁叶茂。曾经泥沙沉积的黄河滩,成了高颜值的“苜蓿园”。昔日土壤贫瘠的盐碱地,成了生金的“聚宝盆”。黄河两岸,一幅岸绿、景美、民富的动人画卷正迅速铺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这里实现了无缝对接。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