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匠心人物十二——张伟:心中有灯 脚下有路

中试是产品从开发到正式投产全链条的中间环节之一,中试车间作为开发工艺产品的“中转站”,对产品能否顺利投产至关重要。2007年,二十出头的愣头小伙张伟一直扎根在江苏海慈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中试车间,从一线技工到生产班长,一干就是十多年。

“中试车间是我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我跟着它搬了好几次‘家’。”张伟回忆道,“我见证了车间的变迁,车间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2010年,车间开展某产品项目研究,项目用量大、任务重,几乎集中了车间一半的人力跟进,刚入职两三年的张伟也是项目参与人员之一。

“纯体力活儿,大家挺辛苦的。”张伟感慨道,每回过柱子(分离物质)完毕后,他们都要用5升的烧杯收集物料,物料密度1.5g/cm³,一个装满的烧杯足足14斤重,一个班次需要人工运输一吨左右的物料,来来回回一百多次,一天下来手臂酸胀得几乎抬不动。“很累,但这点累比起我从中学到的东西,不值得一说。”张伟直言,这个项目让他系统地学习巩固了各道工序要领,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中,把基础夯得更加扎实。

经过十年锤炼,张伟成长为中试车间经验丰富的“老班长”。2017年,刚上任的张班长还有一丝不适应,不同于以往只要心无旁骛地干好手里的活儿,班长要考虑太多事情,从班次安排到项目进度跟进,再到岗位危险源和环境因素,都要面面俱到。“就像下象棋一样,走一步,你得想三步。”张伟打了个比方。

2019年底,车间接到了一项重任——集高危、强腐蚀等特性于一体的原料药重点品种项目研究。项目风险大,危险性高,这个担子就落到了拥有氢化、氧化两大高危作业证,以及十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张伟身上。

中试车间生产放大,会遇到很多在实验室、小试阶段难以预知的内容,充满了不确定性。张伟带领6人小组扛下了重任,他的眉头一天都没放松过:“这次新设备、新工艺都是挑战,加上物质本身的集成特性从未遇到过,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张伟带领班组成员花了一周的时间调试设备,拿常用溶剂进行模拟实验,检查设备的滴漏、密封问题,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这些还不够。”张伟常常自我设问,“万一突然停电了怎么办?物料泄漏了怎么处理?”他还针对性地设置了紧急情况预案,以万全之策来应对。大家眼中的张伟,思维活跃又考虑周全,是让人安心的存在。

在第一批投料生产时,张伟发现了不少问题。溴化铜密度高,三十多公斤的料投完就会自动沉入反应釜底,反应了二十多个小时才结束,中途甚至还要换班,这对人力和时间都是巨大的浪费。

“加个反冲装置,冲开沉积的溴化铜,加速反应。”班组人员提议道。张伟也想到了这个方法,但是溴化铜不同于其他物质,高温、反冲介质都可能造成隐患,他尝试设计一套流程,先将温度降至不产生反应的常温,再选择惰性气体氮气作为介质进行反冲,构建双重保障机制提升安全系数。张伟与研究院协商后确定思路可行,第二批应用后,反应时间节约了70%,在一个班次内就能完成全部工序,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我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张伟不善言辞,质量安全,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沉甸甸的,犹如一盏航行灯,装进他的心里,引导他步履坚定地进行着工作中的每一个项目、每一轮优化、每一次操作……(唐毓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