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杨树明:一树药香伴我行

《管子·九守》篇中云:“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2017年,二十出头的杨树明,跨越两千多公里,从黑龙江来到江苏泰州高港,扎根在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三年时间,伴随着龙凤堂中药饮片1号车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杨树明也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生产班长。

初见杨树明,他正在切制岗位抽检药材厚度,一身白大褂,像诊断医师一样,专业又干练。外表憨厚,看似讷言的杨树明,一谈到中药饮片,仿佛打开了闸门似的,滔滔不绝。

三年前,刚毕业的杨树明先后在前处理车间、口服液车间锻炼,离开校园,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变,让他对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学习了三个多月,杨树明等到了一个机会——中药饮片1号车间开始搭建。

出生中医世家的杨树明从小就受到家中祖父、父亲两位中医的熏陶,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中药的性味归经他都如数家珍。在校期间,他深入学习了常见的400味中药的真伪鉴别、显微鉴别、炮制方法等,毕业那年还收获了黑龙江省中药技能大赛三等奖。

“饮片是中药材流向市场最直观的工艺,也是我学得最深入的一门。”在专业领域,杨树明一直很有自信,他当即申请加入饮片车间建设,成为第001号员工。

“刚到饮片车间,这里连张桌子都没有。”车间搭建初期,杨树明面临“家徒四壁”的窘境。厂房建设、文件起草、机电安装、人员填充……杨树明和同事陆陆续续起草了生产管理规程、现场操作规程等近500份文件,从零开始构建文件体系,明确生产章程。每天的午餐时间,是杨树明最活跃的时候,他不断寻求各方面的帮助,遇到相关专业的同事就凑上去边吃边聊,把卡壳的难题一一攻克。

认证前,车间以点带面自主开展横向排查,杨树明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有时候半夜两三点,饥肠辘辘的他忍着咕咕叫的肚子,准备趴在会议室眯一会儿,还没睡着,一通电话又让他爬起了身。“快到终点了,怎么也得坚持。”杨树明一整月连轴转将各环节整改到位,车间也顺利通过了GMP认证。

随后,杨树明抛开杂务,一头扎进基层一线,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挑选、洗润、切制、干燥、炒制、精选等岗位进行轮转,结合中药炮制的理论基础,边学习边摸索。“每个药材都有自己的性状,加工方式也不一样,”一直到现在,杨树明也经常跑现场,“尤其饮片之于我们是全新的领域,要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成为生产班长后,杨树明的责任就是保障生产和产品的质量。卫木香铺一层还是两层?熟地黄如何蒸制?每天,杨树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提问。“品种越多,问题也越多,每一刻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杨树明说,“我无法确保没有问题发生,但我能保证同样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短短两年时间,中药饮片1号车间已经有近一百多个品种面世,随着品种增多、产量扩大,2号车间已经建成、3号车间正在规划,未来,还将有更多中药饮片上市。一路药香相伴,杨树明在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的基础上,积极筹备人员培养计划,以1号车间为孵化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人才,为龙凤堂大健康产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唐毓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