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积极推进老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到来了,今年的主题是”以人民为中心,增强金融消费者获得感“,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近年来通过形式多样的金融消费者宣教活动,不断增强消费者金融决策力、风险防范意识和获得感,也特别关注老年人在金融防诈知识方面的教育,倡导了理性消费者观念,培养了良好金融消费者生态环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成为中信银行四家获得“敬老文明号”荣誉的单位之一。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推出了“敬老爱老助老”、“老年客户送温暖”系列行动,对老年人进行了全方位的消费者权益宣教。

为服务广大老年人群体,提高老年群体的体验感,分行为辖内一级网点贵宾室配置了“医用级血压仪”。老年人进到厅堂,可在网点人员指引下轻松自测血压情况,初步判断自己的健康情况。同时,网点设置爱心专座、提供按摩仪、准备家用小药箱等,种种贴心行为体现的是中信银行处处时时为广大老年人热心服务的赤诚之心。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关心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深入社区、深入老年人群与老年人共欢乐同时进行消费者金融知识宣教活动,进行了金融防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教育。近年来还在春节前夕举办“写挥春,迎春送福”活动。

近年来,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辖内各网点开展给老年客户送温暖活动,支行联合老年大学、养老院、社会团体等,开展了团拜、饮茶、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教。


老年人要识别常见的5种常见电信诈骗:

1、冒充熟人借钱

不法分子拨打受害人电话后先试探性地问“猜猜我是谁”,然后诱使受害人对号入座,再以“出事了”为由向受害人借钱。还有骗子盗取熟人的QQ、微信号,以手机欠费为由要求受害人帮忙充值等。

2、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员

骗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利用受害人急于“摆脱干系、减少损失”的心理,诱使受害人将钱款转入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号,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3、用伪基站冒充10086等运营商客服电话

诈骗分子通过“伪基站”伪装成10086等号码群发诈骗短信,以“积分兑换现金”的方式诱骗群众下载安装一个带有木马病毒的App,窃取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从而盗刷资金。

4、冒充银行工作人员

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谎称客户银行卡被恶意透支,受害人辩解后,又称受害人身份被盗用,以保证受害人资金安全为由,诱骗受害人提供平的银行卡卡号、密码、动态交易码等信息,进而盗取用户资金。

5、短信中暗藏木马链接

犯罪分子发送的短信中暗藏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一旦点击就可能盗取手机的网银密码等信息,最终导致网银内的资金被盗。同时,中毒的手机还有可能自动向通讯录中存储的号码再次扩散病毒短信,导致亲友“中招”。

为了达到目的,骗子往往会以各种夺人眼球的文字为噱头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比如 “看看你干的好事,身边的人都知道了”、“最近干吗呢?我整理了上次聚会的照片,记得去看哦,照片链接网址……”。

此外这些骗子的手段也是不断翻新,同时还很会抓热点,比如以被抽选为××热播电视节目幸运观众为由,诱使用户点击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


编辑:曹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