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一站式“金融超市”赋能政银企精准对接

近年来,为满足合肥高新区内高成长型科创企业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效率,高新区持续扩大特色科技金融产品供给,通过整合高新区内各类科技金融产品,搭建一站式“金融超市”线上平台,创新自贸区科创企业融资自选服务模式,赋能政府、银行、企业的高效匹配和精准对接,真正实现让企业和金融机构“少跑马路、多走网路”。

创新特色金融产品

该区联合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合肥高新融资担保公司、杭州银行、大地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了瞪羚贷、雏鹰贷、创新贷、科技信用贷、科大校友创业贷、青创贷、政银贷、兴企租、微业贷、自贸贷等10类金融产品,通过投放各类精细化、特色化、专属化的贷款产品,满足不同科创企业的融资需要。

例如,低成本、周期长、融资额大的“瞪羚贷”,低成本、精准授信、弱担保、高效率的“雏鹰贷”,针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低成本“创新贷”,低成本信用保险类的“科技信用贷”,针对初创企业的低成本、形式灵活的“青创贷”。处于创业初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可根据各阶段的融资需求,自主选择符合申请条件、用款周期、成本利率的科技金融产品,融资效率大大提高。

设置财政引导资金

高新区设置了总额2000万元的科技金融引导基金,吸引特色化、专业化的金融机构以及国内外知名的天使投资基金在高新区集聚发展,设立天使投资基金,鼓励信用融资担保,给予科技金融贷款的相应企业及银行贷款利息补贴。

通过“创新贷”、“高成长贷”、“政保贷”和“科技信用贷”等财政金融产品进行融资的科技型企业,按照相应企业贷款业务利息的40%给予贷款利息补贴,贴息累计不超过3次;对其中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贷款的业务合作银行,按照贷款当年年初基准利率的20%给予专项补贴,用于激励管理团队。

聚焦科创企业,更大发挥财政资金引导、补位、撬动作用,鼓励银行降低金融产品放贷门槛,提升金融产品扶持效率。

搭建智慧服务平台

高新区与航天信息公司合作搭建了“金融超市”服务平台,搭起金融机构与园区企业融资需求进行更有效对接的桥梁。

利用该平台,高新区有效整合了企业信息获取渠道,整合了企业注册、填制基本信息和企业需求,从而能够针对小微企业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为其匹配个性化金融产品,由金融机构定向提供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产品的线上申报和线上审核,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服务准确度和服务效率。

大数据有效管控

首创全省大数据授信模式。打通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数据的壁垒,定期更新科创企业的工商、税收、知识产权、资质证书、投贷款、政策兑现、信用、司法等数据信息,与合作银行共同开发线上模型,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秒出授信额度,有效提升企业授信业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管理效率、服务效率。

依托区域经济大脑法人基础信息库,通过对多维数据的集成和挖掘,完整呈现小微企业的信用属性、经营属性,提供更加精准的企业画像,实现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和更及时的风险预警,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事前事中风险管控。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4321”合作风险分担机制,由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合肥高新融资担保公司、银行机构、地方财政分别按4∶3∶2∶1的比例共同分担风险责任,从而降低了银行机构的风险水平,对科技金融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做到了完善和补充。

据了解,2020年,高新区科技金融产品累计扶持科创企业1314家次,同比增长11.64%,累计提供资金38.39亿元,同比增长39.02%。金融超市的金融产品累计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余家,累计提供资金支持近20亿元。

“瞪羚贷”“雏鹰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为高成长企业注入金融活水。高新区围绕园区高成长科技型企业,有针对性的制定融资方案,创新信用金融产品,为园区企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截至目前,瞪羚贷累计为40家企业放贷,累计放贷38250万元;雏鹰贷累计为8家企业放贷,累计放贷1480万元。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胡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