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海棠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就在你身边

面积达384.2平方公里的海棠区,素有“中国国家海岸、世界度假天堂”之美誉,是三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战略地位举足轻重。2015年1月,海棠湾撤镇设区,海棠区司法局也正式成立。记者日前随海南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媒体采访团走进三亚市海棠区司法局发现,成立时间短、仅7名编制人员的司法局,却创新打造了海南省首家法律服务超市、建设海南省首家智慧矫正中心、推进社区矫正智慧化和信息化建设、创新建设全省第一座法治公园、创新安置帮教工作“321”帮扶机制、创新构建法律服务云平台等六大方面,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04?from=pc

海棠区司法局局长何斌告诉记者,司法人一定要树立“一切以群众需要为中心”的思想,把为群众解决难题作为工作宗旨,把此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教育整顿成果长效化。

首推法律服务超市

为解决老百姓“不知上哪打官司、不知找谁打官司、打官司贵”的现实困难,海棠区司法局根据“政府搭平台、法律机构唱戏、百姓挑选受益”的工作思路,创新打造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三亚市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推进法律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建成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法律服务联动模式,推动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档升级”。

据介绍,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开业。记者看到,这里的法律超市共三层,总建筑面积为496㎡,其中,第一层面积106㎡,功能区有排号查询区、接待咨询区、签写阅读区、接待休息区、档案室等;第二层面积281㎡,功能区有入驻机构办公室、茶水间等;第三层109㎡,功能区有会议室、调解室、茶水间等。

法律服务超市通过“一站式”的服务方式,为市民游客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代书、诉讼代理、人民调解、公证、劳动仲裁、民商事仲裁、鉴定等多项法律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目前,法律服务超市入驻机构和入驻单位共26家,其中入驻机构包括10家知名律师事务所、2家公证机构、1家调解中心、2家仲裁院以及2家专业鉴定机构;入驻单位包括海棠区委政法委、三亚市公安局海棠分局、海棠湾人民检察室、海棠湾人民法庭、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海棠分局等9家相关单位。

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双平台”

海棠区司法所按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双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实体平台“三亚市海棠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于2018年9月18日率先在三亚市建成,中心共设置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综合业务4个窗口,为当地群众“面对面”寻求法律服务提供了极大便利。网络平台“司法海棠”APP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上线,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一对一”的法律服务。2019年至今,海棠区司法局共提供法律咨询人数1339人次,共调解矛盾纠纷935宗,涉及金额3024.35万元,受理法援案件433宗,挽回金额539.65万元。

形成“七位一体大调解”格局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海棠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自2018年12月来,海棠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林旺、藤桥、南田公安派出所调解工作室的相继成立,开创了全省“公调对接”机制先河;2019年1月,人民法庭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运行,启动了“诉调对接”机制;2019年9月,在5A级景区蜈支洲岛,成立全市第一家旅游纠纷调解工作室。“旅调对接”机制的开启,标志着海棠区“人民调解、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旅调对接”四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已初步建成,打造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海棠样板。工作室全部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名称、统一外观、统一配置、统一台账的“五统一”标准化建设。2019年初,海棠区司法局只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以往全年的任务量,“大调解”格局已发挥明显功效。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1个,拥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32人,在信访局、法律中心、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旅游景区、法律超市、南田农场等地建设完成标准化调解中心,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多元的七位一体人民调解组织体系。2019年至今共调解矛盾纠纷935宗,涉及金额3024.35万元。

打造第一家智慧矫正中心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实时监管、教育、帮扶,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人防”到“人防+技防”转变。2018年7月海棠区司法局从浙江杭州和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矫正辅助监管系统”。该系统采取“GPS+WIFI+基站”定位模式,具有精准定位、实时报到、轨迹回放、电子围栏、越界报警和拆卸报警等功能,在技术层面解决了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的风险。目前,该系统已由三亚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2020年12月,海棠区司法局领受了司法部建设社区矫正中心试点任务,在海南省打造第一家智慧矫正中心,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正规化。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建设,正在进行设备的调试,预计6月16日正式开业运行。

2019年,海棠区在册的安置帮教人员为204人。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海棠区司法局紧紧扣住“以就业防脱管”这一工作思路,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多措并举,努力为刑释人员自食其力创造条件。2019年1月,海棠区司法局与三亚惠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特殊人群安置帮教工作;2020年8月,海棠区司法局与北京戎威远安保公司合作,建成第一个帮扶基地,由安保公司负责安排刑满释放人员上岗就业。至此“321”帮扶机制初步形成。其中,“3”就是三位一体,即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2”就是两个保障,即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信息手段予以保障;“1”就是一个目标,即帮助特殊人群尽快重新融入社会、重塑自我的目标。2019年5月至今,海棠区司法局已经成功为18名在册帮教人员解决了就业安置,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返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区首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