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综合性共享实训基地培育智造技能人才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而智能制造职业技能培训对装备设施要求高,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易造成资源浪费。以“科学”和“果敢”为利器,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探索集实训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真实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水平综合性共享实训基地建设,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区域共享综合体突破智造育才“瓶颈”

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是经济社会实现智能化转变的关键所在。产业智能化转型离不开大批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实训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多,新老专业更替周期短,基地建设投入大,实训基地建设往往成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最大难题之一。且不同院校间存在交叉专业,各自建设实训基地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位于常州科教城的现代工业中心,是全国首家区域综合性共享型实训基地,通过整合校所企设备、人才、项目、课程等优质资源,实现优质实训资源的集聚、集约、开放、共享。

院校+企业  全方位培育智造人才

现代工业中心融合科教城院校及入驻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实训设备智能化、实训教学自动化、实训管理数字化、实训服务信息化,为院校、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破解职校实训难点

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其教学过程需与生产过程对接。为提升职校学生实践技能,实现集约化发展,常州科教城通过“政府专项、学校共筹、企业投入、自我造血”的方式筹措经费,建设区域共享型实训平台。

自2006年起,现代工业中心一期建成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模具技术、焊接技术、汽车技术、印刷技术、影视动漫、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7个区域综合性共享实训基地。二期联合引进企业及校企合作机构,建成电子商务、汽车服务、现代印刷、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国际贸易、视觉传媒、智能装备等3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园区师生参与生产性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支持。

每年有6万多人次来实训中心训练,每人次实训时长2-7周,这大大提高了机器设备的利用率,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聚焦智能制造,现代工业中心发挥“学院+”模式,集中新建提升智能制造、数字创意、数字化管理、网络互联与信息安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53个产教融合型实训实训区。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实训教学信息化装备建设,提升实训教学环境。

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中心设计了26个培训项目,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UG设计、数控仿真,数维专业综合、四轴数控加工、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应用电子实训基地的培训项目包括电子电路装调、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LED封装等;结合行业最新情况,机器人技术实训基地则关注协作机器人、空中移动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调试与应用等项目。

——提供企业智能化培训解决方案

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设备易得、一将难求”的局面。而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缺少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人才的渠道。

针对这一现状,现代工业中心将其功能定位由“跨学校实训中心”拓展为“跨学校、跨企业”的“双跨培训中心”,发挥自身设备资源优势、师资资源优势,与市、区人社部门加强联动,为企业员工素质提升提供优质培训;并引进国际智能制造人才教育培训技术和培训体系,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们还升级建设了智能自助检测工作区,实现数控加工零件自动检测,将用于产学研合作的4台加工中心与企业合作改建为智能加工单元,满足企业员工智能制造实训需求。”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现代工业中心主任庄三舵说。

截至目前,现代工业中心一、二、三期已累计建成10万平方米公共实训用房、18个公共实训基地,装备累计投入5.5亿元;数控、模具、汽车、影视动画、焊接等18个大型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培训中心、博世力士乐现代液压技术实训中心、费斯托现代气动技术实训中心、北京精雕CNC加工技术实训中心等4个“双跨培训中心”,每年接受企业和社会培训1.5万人次。

加快基地改造提升 培养更多智造“工匠”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智能制造领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

自建成以来,现代工业中心每年接受学生实训4.3万人次(每人次实训时长2-7周)、516万人时、 64.5万人日;并开展考级考证和产学研合作等各类综合性服务。

通过对智能制造实训设备的更新提升和改造扩容,现代工业中心解决了智能制造实训设备与企业现状存在代沟、与校内基地存在重复、与专业建设存在错位、与实训教学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以资源共建共享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紧抓产业智能化转型机遇,现代工业中心将进一步新建改造提升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育更多高层次技能人才,激活智造发展新动能。(吴琼)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湛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