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创新,合肥蜀山区从科教大区迈向科创强区

作为一个擅长科技创新的中心城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业聚集为主线,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塑造科创强区新气质。未来,蜀山区将从科教大区向科创强区转变,用五年时间,努力成为安徽最具创新力的都市核心区。

科创“第一动力” 激发跨越活力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蜀山区是名副其实的科教大区。拥有全市70%以上的科教资源,以及以中科大为代表的30余所高等院校;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为代表的60多个科研院所;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代表的105个国家大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辖区还会集了10万多名科教人才和高校学生,科教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区居于领先位次,科创荟萃、人才济济。

近年来,蜀山区创新驱动全面推进,区委一号文件对科技创新工作再部署,加强与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打造环科大科创走廊、科学岛科创走廊,“中国环境谷”等,成为科研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的典范,大气监测国家工程实验室建成运行,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获评全省唯一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优秀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60家,年均增长22.5%。

五年来,蜀山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60家,年均增长22%。新增国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7个,各类研发机构达到175家,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打出“组合拳”   提升创新首位度

“十三五”期间,蜀山经济总量跃上千亿台阶,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战新产业培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经济站上新起点、实现再跨越夯实根基。

这背后离不开蜀山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效率。多年来,蜀山区竭力为企业提供周到帮助,通过理顺、优化机制体制,把服务企业变作一种自觉,倾力构建“四最”营商环境,打造开放经济的主战场,提升创新首位度。

自2015年以来,蜀山区主动而为,推进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再到“多证合一”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随着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近年来,全区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建设。蜀山区还积极推进辖区企业股改上市,以全省得分第一入选2020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中小(民营)企业服务中心的运营,成为蜀山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一步。该中心自2019年启动运营以来,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培训、财务审计、创业辅导等11大类别服务,让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多年来,蜀山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8872项政务服务事项上线运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实现全覆盖,“四送一服”为企业纾困解忧,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高效的创新服务矩阵,为企业落户蜀山创新创业增添信心。

“全域科创”  塑造科创强区新气质

凭借着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和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合肥“五高地一示范”打造等叠加效应,晋升“国家级”的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蓄势待发,运河新城成为一方投资热土,高铁新城正由蓝图变为现实,天鹅湖中央商务区提质扩容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华丽蝶变,蜀山区产业承载力不断增强,发展潜力持续释放。

“十四五”期间,蜀山区将深入实施“全域科创”战略,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城区。用好科教资源,推进校(院)地融合发展,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同时,深度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打造环科大科创走廊、环科学岛科创走廊,谋划实施中电科38所科创园,培育做强运河新城科创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创新格局。全要素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科创生态。

挖掘创新潜力,不遗余力;加速成果转化,千方百计。发挥政企投资联动优势,布局科创综合体,打造“蜀山未来工社”,建设环境科技小镇、零碳技术生产基地,构建百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载体,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完整孵化链条。未来五年,蜀山区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科技型上市企业达到1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6%,以科创企业为主体的高质量现代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建平台、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提品质”,蜀山区打好“组合拳”、下好“先手棋”,用创新服务的“金钥匙”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大门,不断赋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一个以创新重塑城市气质的蜀山正蓄势待发,期待更多的科创清单转化为发展清单、机会清单,去激发和打开未来更多可能。(刘晓萌  朱琛琛  陈三虎)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胡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