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森董事长顾铭:走国际化创新之路 加速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这是江苏江阴高新区培育新兴产业的路径写照。而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瑞森”)创始人、董事长顾铭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贝瑞森扎根江阴的十年恰好是江阴高新区升格国家级高新区的十年,在此节点,中国经济信息社分析师对话顾铭,探讨贝瑞森借智借力、开放创新,从基础创新到产业化的成长路径。

图片2.png

贝瑞森外景

拾级而上打开国内贻贝粘蛋白市场

分析师:我们了解到您和您的团队来到江阴时,你们的项目已处在中试生产阶段。请您谈一谈当时为何选择来到江阴高新区?入驻江阴后,大致的发展历程如何?

顾铭:最初,我们整个项目包括创始团队都在北京,然而,当时北京支持小企业成长的政策比较欠缺。2010年,我们就带着“贻贝粘蛋白”研究项目在全国寻找产业化基地。我们历时半年,考察了东南沿海所有城市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基础,最后把项目落在了江阴高新区。让我们做出这项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务实的政策。当时,我们申报了无锡的“530计划”,作为医疗器械企业,我们需要建立净化车间厂房,对场地需求较高。江阴高新区给予我们2400平方米的场地,相比其他地区,政策最为实际,能让我们彻底落下来。之后江阴高新区又加大扶持力度,给予2800平方米的厂房,持续支持企业发展。

2011年1月,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创业之初,我们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2011年10月,江阴高新区就为企业提供了300万元的政策性风投,后来又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3月相继为我们提供了两笔共600万元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在高新区强有力的扶持下,2014年,贝瑞森获得全球第一张贻贝粘蛋白医用产品注册证,当年实现销售1000万元,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获得医疗器械二类产品注册证6张和医疗器械一类产品备案10个,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48项。

分析师:贝瑞森的主要产品是贻贝粘蛋白医用产品,它有什么特点?企业在业内做出了哪些创新突破?

顾铭:贻贝粘蛋白是一种存在于海洋贝类体内的物质,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后,可作为医用黏合剂,也可作为外伤喷涂剂,在烧伤、烫伤、手术后的皮肤和黏膜修复、神经修复方面具有更好疗效。然而,由于提取困难,国际上每毫克的贻贝粘蛋白产品售价高达上百美元

基于此,我们一方面将其作为原料,主要面向植入型医疗器械企业、药企、化妆品等生产型企业销售;另一方面提前在各个应用细分领域布局发明专利,构建专利保护池,与相关产业的产品制造商合作,共同完成新产品开发、注册,并给予不同级别的专利授权使用。

凭借独特的贻贝粘蛋白工业制备技术,贝瑞森突破了全球仅将贻贝粘蛋白作为生化试剂的局面,获得“优贝瑞康”牌“贻贝粘蛋白创面修复敷料”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功将贻贝粘蛋白推向市场,进驻各大医院的烧伤科。自此,贝瑞森较早在全球将贻贝粘蛋白生物医用材料应用于医疗领域。

借智借力探索海外孵化新模式

分析师:我们注意到,贝瑞森拥有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诺奖研究院等创新载体,拥有十分丰富的海外科创资源,企业打造这两个载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顾铭:我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读博士后和做访问学者的导师是杨克里斯特·杨森(Jan-Christer Janson)教授,他是国际著名蛋白质分离纯化专家。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启动了贻贝粘蛋白项目的研发。因而,贝瑞森设立之初就邀请杨森教授作为创始股东,参与企业研发管理。

我习惯在一个地方把根扎深,所以当我们需要更多研发创新力量来支撑发展时,我们选择了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成立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便于更有效地吸收高端人才和尖端技术。

在我们贻贝粘蛋白研发的关键期,我通过杨森教授引进瑞典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本特·塞缪森(Bengt Ingemar Samuelsson)教授,并在2013年成立本特·塞缪森生命科学中国(江阴)研究院,共同推进贻贝粘蛋白项目的研发。

此后“虹吸效应”频现,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随着诺奖得主涌入高新区,形成“滚雪球”式的链式效应。塞缪森教授到江阴后,把自己的朋友、原有的合作伙伴、学生带至高新区,其中包括诺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北欧最大的生物医药投资公司董事长等,进一步激活了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氛围。

图片3.png

2018年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揭牌

分析师: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作为江苏省在北欧国家设立的首个多功能海外离岸孵化器,其运作方式是怎样的,对贝瑞森和江阴高新区有哪些赋能?

顾铭:瑞典的项目转移注重后期收益,贝瑞森于2017年在江阴高新区成立的中瑞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就是一个致力于把海外高附加值项目和高端人才引入江阴的运营平台。乌普萨拉大学蛋白质及材料研发中心是创新中心在瑞典建立的实体机构,就是后来揭牌的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专注于技术研发,从事多种基因工程蛋白质研究。

每年乌普萨拉大学选派一定数量的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到研发中心进行联合培养,机构运营费、全职人员工资、实习生补贴由贝瑞森承担。海外孵化器的项目,一部分引进回江阴,完成产业化前期研究,将来进入中国市场;一部分基于瑞典公司在瑞典注册并通过知识产权授权转让的形式实现盈利。其中对于要回国落地的项目,创新中心就可以为其提供资金对接、商业运营等支撑。

截至2020年9月,贝瑞森已通过海外孵化器引进高端项目10个,其中药品项目6个,申请国际发明专利6项,引进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Jesper Haeggstrom教授,瑞典两院院士、皇家工程院副院长、现任诺贝尔化学奖评委Maria Strömme教授等。

瞄准前沿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分析师:贝瑞森的发展历程贯穿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顾铭:新药研发将是公司未来经营战略重点之一。2016年,塞缪森教授就带领我们做药品类研发创新药,2018年12月江阴贝瑞森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专注于局部给药的新型抗炎药研发。公司研制出的6个以多肽为主的新一代抗炎药是中瑞生物医药海外孵化器在江阴高新区落地的首批医药项目。

目前,贝瑞森制药公司正在开展药效学、药剂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和作用机理研究,将覆盖过敏性鼻炎、慢性创面等适应症。公司改良型新药“孟鲁司特钠无菌凝胶剂”于2018年开始立项,2021年1月拿到临床试验批件,另一个用于急性肺损伤的创新药也已完成临床前研究,2021年9月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批件。

历经10年,贝瑞森从一个以生产医疗器械产品为主的小型企业,成长为一个具有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品等20多个产品品种的生产企业,掌握71项可工业化的蛋白质技术,其中全球独家品种9个。

未来,企业将加大原料研发供应,开发贻贝提取物、乌普萨拉酶、多肽等国际新型生物医学原料,面向全球提供新原料和解决方案;拓展医疗器械市场,将医疗器械二类、三类产品应用从皮肤领域向黏膜领域拓展;延伸多领域布局,在拓展医疗器械销售的基础上,布局化妆品、消毒产品、日用品三大领域;加大全球创新药研发,研制有效性可与激素相比肩,且可以长期适用于各种疾病、人群和部位的非甾体抗炎药。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