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村“内外兼修”解困局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5月03日17:12分类:中国·威宁

在迤那镇樱桃村的脆红李种植基地内,技术人员罗光详正站在人群中间,头戴遮阳帽,手里抓住脆红李的一条枝蔓向周围的农户讲解如何进行脆红李的管理、剪枝、压枝等技术。因为这是村里的新产业,村民们都听得很认真,生怕错漏了什么关键的技术环节而导致自己的果树不如别家创收。

谢定早此刻和所有种植脆红李的农户一样,一头钻进人群的最中间,一边看一边听。其实早在几天前,村里已经组织所有种植脆红李的村民进行了技术培训,5天的理论培训让村民们慢慢知道了脆红李种植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是头一次到地里现场讲授技术,这让村民们都很稀罕,比起枯燥的理论课,对于识字不多的村民来说,显然这种直接到田间地头讲课的方式更能让人接受。

谢定早挤在人群中间,终于把脆红李种植的理论讲解和实地操作统一了起来。今年,谢定早一口气种植了4亩脆红李,这对于土地并不多的他家来说,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最大的产业调整。

起初,村子里召开大会动员村民种植脆红李的时候,谢定早不是没有犹豫过,想着自己活了大半辈子靠着苞谷洋芋也没把自己饿死,种植庄稼卖不出去留着自己吃,要是种植水果到时候卖不出去,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看人家龙场农民种油桃把自己种穷了?你看人家龙街的樱桃现在市场多好……”

村里的几次动员大会下来,谢定早终于还是动摇了。最后,他一拍板,干脆要种就多种点。一家人商量下来,最后留出了4亩土地来种植脆红李。

在樱桃村,随着产业结构大调整而来的是农业技术大扶贫和大扶智。要转变思想观念,学习农业技能,发展新产业。在这样的扶贫思路之下,谢定早也从最开始的不相信变成了后来的积极参与。

“试试吧,以前种地效益确实不高。”种下脆红李之后,谢定早开始有点坐不住了,想着这样一次大调整,要是自己没点本事,怕全家的投资又打了水漂,在学习农业技术上他显然上心得多。白天听了课,晚上在脑子里还要好好过一遍。

“之前是理论讲解,今天在果园里这样面对面、手把手的教,不仅记得牢、容易理解,也很实在、学得带劲。我家种了4亩,还是要好好管理。”在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当中,谢定早也在这样的大潮流下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农民逐渐向着技术型农民转变。

樱桃村的脆红李特色经果林种植按照 “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了全村的脆红李、苹果、核桃、板栗等经果林齐头并进的近5千余亩庞大脱贫方阵,其中苹果2000余亩,李子种植2300亩,板栗种植300亩。

樱桃村种植的脆红李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签订三方协议,未产生效益前把每年不低于入股扶贫资金的5%返还给有劳动力和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苦户。产生效益后,按照支部占5%、合作社65%、贫困农户占30%的红权比例来进行分红,切实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

在全村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之外,2018年,樱桃村又迎来了空前的农业产业发展机遇。恒大集团投入资金1528.2万,在樱桃村建设占地410亩660栋蔬菜大棚,今年6月建成可交付使用,使樱桃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有力推进。

“建起了蔬菜基地,我们打算把全村的33户贫困户都纳入了蔬菜基地来,通过土地或者资金等入股分红,这样脱贫就不是问题了。”看着日益完工的蔬菜大棚,村支书曹正银提早就规划了村里的发展方向。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大方向,紧抓恒大帮扶机遇,内在有自身的主动调整,外在有恒大帮扶。内在驱动,外在推动,樱桃村“内外兼修”摸索适合自身的脱贫之路。(马召凤)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湛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