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通山路谋“出路”——么站镇大树村发展纪实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7月27日16:28分类:中国·威宁

大树村的改变是从修路开始的。

以前,一条泥巴路从山底盘旋了无数个弯才能到达村里。如今,到达村里的路依然要盘旋无数个拐弯。不同的是以前这条耗时近一个小时的弯路,现在仅仅需要十多分钟。这中间省下的几十分钟便是大树村开始改变的见证。

“以前,路上都是泥巴,下雨天还打滑,现在,村里的路比镇上还好呢。”62岁的朱良富前些年没少吃这条路的苦,如今他对这条路自然也是感触很深。以往,光是背着农产品去镇里卖就走烂了朱良富好几双胶鞋,这还不算,走烂的胶鞋里面往往还伴随这脚上亮锃锃的水泡。

大树村的自然条件并不算差,贫穷的一大原因就是交通闭塞,农产品种出来拉不出去,导致村民经济收入低下。

其实这些年里,村民们也在经济发展上下过功夫,但是最后都“流产”于交通落后。

从2015年开始,么站镇大树村开始了交通路网建设,7.8公里通村路修到村子里,农民的农产品背到路边就可以借用车辆拉到城里。不仅如此,组组通建设在么站镇逐渐全面铺开,么站镇“组组通”公路总里程168.912公里,其中2017年36.206公里,2018年度132.706公里。今年,大树村15.1公里的通组路全面建设完工,涉及全村5个村民组,组组覆盖,组组连通,通组路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多少年来,村民从不堪的交通状况中总结出的道理就是:“不修路,别想发展产业,没用。”也正因如此,大树村一直戴着贫困的帽子摘不下来。

而如今,路修好了,通村路连通大动脉,通组路连通小动脉,枝蔓相连,路网融汇贯通。

路带来大树村新的生机。

对于村民来说,这种新生机是从飘在村子上方那一声声“卖水果、卖蔬菜、卖水果、卖蔬菜……”吆喝里开始。以往村民们买点小菜赶场子得走上一大段山路才能坐到车,现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路修好了,脑子活络的村民利用便利的交通做起了生意。魏田田就是这首批利用路网发展致富的人之一。

村子里的路修好之后,魏田田买了一辆三轮车。靠着这一辆三轮车,魏田田在农闲下来之后就到镇上进购各种蔬菜水果从镇上一路沿街叫卖,一天下来几百块钱不会少。魏田田就这样谋划到了自己的新出路,也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路修通了,也开启了大树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

“以前怕种出来没办法拉出去卖,最后砸自己手里。”大树村党支部书记朱德义说起了村子里产业发展落后的一大原因。而如今,大树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如星星之火,一点点有了起色。

2017年,大树村在部分村组开始花椒试种,共计200亩。长期处于产业发展贫瘠状态的村民对于新产业有很高的热情,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听说村子里要规划试种花椒,很多村民守在村活动室门口申请花椒苗要求试种。第一年的花椒种植下去之后成活率高,长势很好。

2018年,大树村花椒种植扩增到500亩,涉及全村所有贫困户。不仅如此,大树村村委通过多方考察,争取到300亩核桃种植、200亩油桃种植、200李子种植。在全村所有土地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

“花椒市场好,大家都爱种。”贫困户朱启俊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之后,积极申请了10亩的花椒种植面积,共计1600多棵。今年,是他家种植花椒的第二年,眼看着田间地头的花椒逐渐发出青芽,朱启俊盘算着,明年还要再增加几亩。同为贫困户的蔡玉美家也积极申请了花椒苗一口气种植了5600棵近30亩。“花椒利润高,而且技术难度不高。”蔡玉美说道。

一路通则百通,大树村经济发展逐渐走上了新的台阶,村民凭借着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做起了生意、发展新产业,也找到新的致富门路。(马召凤)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