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坭不“黑”——金斗镇黑坭村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9月20日08:43分类:中国·威宁

初秋时节,行走在可渡河畔的黑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放眼远望,但见山野披绿,核桃树、油桃树、桉树以及大片大片的包谷林,在农家的房前屋后显现生机。

走在村庄里,面条加工、蚕桑养殖、煮酒喂猪、养牛养鸡、种菜种瓜等一幅幅种植养殖场景在眼前出现。

近年来,平均海拔1400余米的黑坭村,广大人民群众在致富奔康路上你追我赶,种植养殖业、加工业等发展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成为金斗镇远近闻名的产业明星村。

加工业:黑坭面条产销两旺

走进黑坭村的黑坭面条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有的在和面、有的在擀面、有的忙晾晒、有的忙包装,但见各种款式不同的面条尽收眼底。

这个集收购、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成为黑坭面条产销转型升级发展的“火车头”。

特别是在销售这个环节,该企业乘上了“电商”这辆快车,先后在贵农网、山野秋、乌撒网、山间百合等电商上开通销售渠道。同时,实体销售面不断扩大,已从威宁扩展到云南的楚雄、宣威,贵州的贵阳、水城、赫章等地。

目前,在黑坭面条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当地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目前种植小麦1万余亩,种植苦荞6000余亩。

“黑坭面条是由种植在当地空气、水、土壤都没有受到污染的半河谷地区的小麦与井水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面条。目前市场口碑极好,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始终秉承以绿色健康为主导,以优质优良为宗旨,让黑坭面条走向四方。”合作社负责人李卫说。

据了解,目前在黑坭村,加工黑坭面条的就有10余家,形成了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

养殖业:养猪养牛也养鸡

今年41岁的张兴成,是当地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是这个农民和其他农民不一样。

这些年来,打工回来的张兴成,不断琢磨发展门路,通过煮酒喂牛养猪踏上了致富路。

在黑坭村的观音岩小河岸边,跟着张兴成走进养殖场,只见数十头肥胖的小猪躺在“床”上,正在悠闲地享受生活。近30头体大瞟肥的西门塔尔,正在各自的地盘上卷舌舔嘴摇头摆尾,似乎刚刚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张兴成介绍说,这些年来,他每个月都要出栏3到4头牛,平均每头都在1.6万元左右,月收入就有五六万元。同时,也不时地在周边市场上四处转悠,购买瘦牛来育肥。等到可以出栏了再卖掉,如此重复着养殖故事。“育肥一头牛,一天可赚25元纯利润。”张兴成说。

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张兴成养殖场里的牛几乎每月都保持在20头以上。这几年间,养殖规模最多的时候,养殖过40多头牛。

张兴成还煮酒,用酒糟喂牛养猪,不但节约了养殖成本,也循环利用了煮酒废料,再加上与村民收购的草料和饲料,牛就好养了。

搞养殖的不止张兴成。在赵云的养殖场,有着数千只鸡。

“现在这个养殖场,有乌骨鸡、绿壳蛋鸡,总计有6000多羽。下一步,准备发展到20000多羽。同时还发展养牛和养猪。”赵云说。

种植业:种树保生态种菜增收入

过去,黑泥村的凉水井一带,土地肥沃,海拔较低,出产小麦等农作物,可是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们与荒山争地,昔日苍苍郁郁的山顶变成一块块田地,裸露的土地黄沙漫漫,水土流失严重,原来清清的黑坭河变浊了。

2009年,在致富带头人赵云的带领下,当地在山腰、地坎沟畔2000多亩的土地上先后种下了13万棵桉树,如今生态效应日趋显现。

“毁林开荒,源于人们生活的迫切需要,更是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欠缺。”赵云说。

据了解,桉树长得快,不但对水土保持作用大,而且经济价值也很高。当时在云南的矿山上,一棵碗口粗的桉树可以砍成五六节,每一节都是五六十元,一棵就可以卖到两三百元,划算得很。

然而由于矿业市场的整顿,桉树的经济价值一落千丈。赵云的发财梦几乎破碎,连同一起破碎的还有赵云建桉油加工厂的梦。“现在,除了不好估计的生态价值之外,经济价值最多值20万元左右。虽然树价跌了,但生态价值不会跌,有一样也值得。”赵云说。

黑坭村土地肥沃,非常适宜种植各类蔬菜。目前,在赵云的带领下,按照试点种植,示范带动,统一规划、统一发展的模式推进,200亩蔬菜基地建设正有序推进中。(李玉荣)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湛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