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五个强化”确保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17日08:57分类:中国·威宁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威宁自治县紧紧把主题教育与教育重点工作结合,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业务培训、资金投入、常态监管,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到位、乡村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让每位农村学生在学校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安全。

强化组织保障。及时成立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县学生营养餐管理办公室,负责营养改善计划的指导、管理等日常工作;在全县所有乡镇设立学生营养餐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管理本乡镇营养改善计划的日常工作。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标准食堂、工勤人员、原料采购、安全食品立体安全保障网,制定出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学生营养餐供餐工作若干规定(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制度,从食品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按照政府主导、安全第一、因地制宜、联动协作的原则,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机制,筑起坚实的食品安全防火墙。

强化业务培训。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采用三级培训模式即学校培训,乡镇、街道培训,县级培训。重抓乡、镇、街道级和校级培训,每学期开学前,各乡(镇、街道)营养办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对全乡(镇、街道)各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各学校(园)加强食品安全课程教育力度,保证中小学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课程培训每学期不少于5小时。每学期教管中心和学校(园)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食品安全培训,每人每年接受培训累计不得少于20小时。目前,县级培训食堂工勤人员760人次。

强化资金投入。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如中国扶贫基金会 爱心厨房、爱加餐、蜜儿餐等项目落户威宁,云南昆明华曦牧业集团为全县35个乡镇各建起了大型冷库。加大食堂投资。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食堂(伙房)553个。加大设备投入。先后共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购置蒸饭机、电炒锅、冰箱、冰柜、留样柜、消毒柜、电磁炉、绞肉机、擀面机等设备投入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食堂环境卫生,节约营养餐成本。

强化常态监管。设立资金专户。县教科局将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纳入校财局管,设立资金专户,实行报账制,集中支付,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增加学生营养上,做账及时、账账相符、账物相符,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严把验收关、保管关、清洗关、加工关、消毒关、留样关、用餐关、人员关、应急关“九关”,推进标准化食堂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学校按“四个统一”要求对米、油、盐、肉、蛋等大宗食品原材料实行统招、统购、统配、统送,食堂重要区域实行全覆盖视频监控,实现多部门全过程、全方位、无死角共同监管。实行食堂管理人员每天自查、学校领导每周一查、乡(镇、街道)营养办定期督查、县学生营养办随机抽查的工作机制。同时,市场监管、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联动对各学校的营养餐工作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强化日常管理、原料采购、饭菜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实现为学生提供优质安全食品的目标。

截至目前,共实施684个学校食堂,总受益学生247795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受益学校521所,受益学生221119人;学前教育阶段受益学校332所,受益儿童26698人)。威宁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有2万多回族学生。有回族学生的学校,都提供清真饭菜,并做到管理精细。(县委主题教育办)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一鹏]